百词典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时间: 2025-07-31 10:41:23

诗句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0:41:23

诗词名称: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白话文翻译:

我在京城工作,日夜忙于校书,
没有时间享用清晨和傍晚的膳食,
为了追求亲属的富贵,我努力来到京师。
然而微薄的俸禄未能让我接近亲人,
别家已经度过了很久的时光。
冬天我沉浸于温暖的席子中,
春天却错过了采兰的时节。
夏至时阴影渐长,夜晚的时光慢慢流逝。
我孤独地抱着愁苦,长夜里我最明白。
乡关的路遥远无比,梦中却无法随身而去。
我坐在这里惋惜时光的变化,
听着蝉鸣和槐花的香气。

注释:

  • 晨昏膳:指早晚的饭食。
  • 伏腊资:腊月时的资助,意指冬季的补给。
  • 黾勉:努力勤勉。
  • 薄俸:微薄的薪俸。
  • 温席:温暖的席子,指冬天的舒适。
  • 采兰期:指春天采摘兰花的时节。
  • 块然:形容心情沉重或愁苦的样子。
  •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而又悠远。

典故解析:

  • 此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于身在异乡的无奈,反映了作者的身世和心境。白居易在京城任职,但因微薄的俸禄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白居易的作品广泛涉及爱情、友情和生活哲学,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担任校书郎时期,正值其仕途初期,面对繁忙的工作和对故乡以及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在外求仕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思归》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状态与对故乡的思念紧密结合。整首诗用简练的语句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几句,白居易以“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开头,展现了他忙于工作的状态,几乎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仿佛生活变得单调乏味,失去了色彩。

诗中“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则道出了他微薄收入的无奈与对亲人的疏远,这不仅是对家庭关系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的压迫。接着提到“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时光的流逝让他在四季的变换中感受到无尽的惆怅,特别是与家乡的联系愈发显得脆弱。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一句,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沉思与内心的孤独,长夜漫漫,只有自己懂得这种愁苦。最后几句“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痛切的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与无能为力的心境,梦虽能去乡,但身心却无法相随,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养无晨昏膳:在京城工作忙碌,没有时间享受早晚的饮食。
  2. 隐无伏腊资:生活上没有冬季的资助,暗示经济拮据。
  3. 遂求及亲禄:为了追求亲人的富贵,努力前往京师。
  4. 黾勉来京师:表达进京求官的勤奋与努力。
  5. 薄俸未及亲:微薄的薪水无法接近亲属,感受到距离。
  6. 别家已经时:在外工作的时间已久,家人早已不在身边。
  7. 冬积温席恋:冬天沉浸在温暖的席子中,感受到温情。
  8. 春违采兰期:春天却错过了采兰的时节,象征着错过的美好。
  9. 夏至一阴生:夏至时阴影渐生,时间流逝的感慨。
  10. 稍稍夕漏迟:夜晚时间慢慢流逝,感受孤独。
  11. 块然抱愁者:愁苦之人,长夜中最能体会这种感受。
  12. 悠悠乡关路:思念家乡的路途漫长而遥远。
  13. 梦去身不随:梦中回到故乡,却无法身体相随。
  14. 坐惜时节变:坐在这里惋惜时光的变化。
  15. 蝉鸣槐花枝:听着蝉鸣和槐花的声音,感受季节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温席”与“春违”,表现温暖和失去的对比。
  • 拟人:将“长夜”与“愁者”联系,赋予情感。
  • 对仗:如“晨昏膳”与“伏腊资”,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渴望,表达了在忙碌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去的痛苦。

意象分析:

  • 晨昏膳:象征生活的日常与平凡。
  • 伏腊资:反映生计的困境与对温暖的渴求。
  • 乡关:代表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蝉鸣槐花:表现自然的声音与时光的流逝,象征离别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薄俸未及亲”,这是指什么? A. 收入微薄
    B. 亲属富有
    C. 亲人远离
    D. 工作繁忙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冬积温席恋”,冬天的感觉是__

  3. 判断题:诗中的“蝉鸣槐花枝”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对/错)

答案:

  1. A
  2. 温暖而舒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在描写思乡情感时,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家国的忧虑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定林 与道原过西庄遂游宝乘 题友人郊居水轩 杂咏八首 山前 题汤泉壁垩诸子有欲闲之意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 送庞签判 题正觉相上人箨龙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鹄峙鸾停 包含良的词语有哪些 些时 染指垂涎 四字头的字 吉祥止止 确切不移 无住 石字旁的字 十一千百 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局外之人 釒字旁的字 生炒热卖 高世之才 千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