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微之》

时间: 2025-04-27 15:30:06

诗句

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

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06

原文展示

今在岂有相逢日,
未死应无暂忘时。
从此三篇收泪后,
终身无复更吟诗。

白话文翻译

今生再也没有相见的日子,
在我未死之前,应该不会有忘记的时光。
从此三篇诗作收泪之后,
终身再也不会吟咏诗词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岂有:难道有。
  • 相逢日:相见的日子。
  • 未死:尚未去世。
  • 暂忘时:一时忘却的时光。
  • 三篇:指三首诗作,可能是为逝者所作。
  • 收泪:止住眼泪。
  • 终身无复:一生再也没有。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离别与怀念的普遍感慨,反映了诗人面对死亡与失去的深切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哭微之》是白居易在失去友人微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悲痛,也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生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哭微之》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疑问,表达出对再相逢的渴望和对失去的无奈。接下来的句子,诗人道出了在未死之前,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易逝结合在一起,令人深思。

“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一语道尽了诗人因悲痛而无法继续创作的心境。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追忆,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细腻的情感。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伤感与对友谊的珍视,深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在岂有相逢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见的希望是渺茫的。
  2. 未死应无暂忘时:表明即使在生前,诗人也难以忘却与友人的情谊。
  3. 从此三篇收泪后:指的是因悲痛而写下的三首诗,象征着内心的悲伤与哀悼。
  4. 终身无复更吟诗:决心从此不再作诗,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相逢日”与“暂忘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反问:开头的“岂有”是反问,增强了失落感。
  • 夸张:终身不再吟诗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微之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体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的深切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相逢: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代表悲伤与怀念。
  • 吟诗:象征着诗人的创作生命,以及因悲痛而无法继续的失落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未死应无暂忘时”意思是:
    A. 诗人在生前不会忘记。
    B. 诗人对死者的怀念。
    C. 诗人没有思念。

  2. “从此三篇收泪后”的含义是:
    A. 诗人写了三首诗。
    B. 诗人不再创作。
    C. 诗人流泪后写诗。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离别的思念。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哭微之》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表现对友人的哀悼,后者则是对生命的豪放态度,二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真定官舍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 挽文信公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四 金山 西湖旧梦 其八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四 玉楼春(赋双头牡丹) 青城山 贾魏公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雀屏中选 谷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閠字旁的字 弛侯 包含返的成语 云次鳞集 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夜静更长 兰桂齐芳 亡国之道 富贵寿考 岁俭 玉字旁的字 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雷霆万钧 禽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