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9:16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
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
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整天走路,直到停下来,
慢慢地独自爬上山。
攀爬藤蔓,力气已老,
映照水面,显现出病态的容颜。
陶渊明的巷子邀请我居住,
茅屋也允许我往来。
我对世间的荣华富贵已经很熟悉,
对人世间的情感毫无留恋。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民生,关心社会问题。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写乐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际,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繁华的淡漠。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是一首体现白居易隐逸情怀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山中行走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开头几句,诗人描述了一整天的行走与停歇,流露出一种孤独和疲惫的感觉。接着,通过“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诗人不仅描绘了自己身体的衰老,也暗示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接着提到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诗人心中向往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茅屋的向往,显示出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诗人已经饱受人生的荣华与苦楚,因而对人间的情感显得无所留恋。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反映了白居易晚年的心境,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荣华的无所依恋,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攀藤老筋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诗人对人间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
“陶巷招居住”中的“陶”指的是哪个著名的隐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