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8:21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
作者:张说 〔唐代〕
碣馆英灵在,瑶山美谥尊。
剪桐悲曩戏,攻玉怆新恩。
宫仗传驰道,朝衣送国门。
千秋谷门外,明月照西园。
梁国深文雅,淮王爱道仙。
帝欢同宴日,神夺上宾年。
旒旒飞行树,帷宫宿野烟。
指言君爱弟,挥泪满山川。
这首诗表达了对惠文太子的追悼之情。诗人感叹太子英灵仍在,表彰其美好的声誉。剪桐的悲伤是回忆往昔的戏耍,而攻玉则感慨恩泽的深厚。宫中的仪仗在驰道上飞驰,朝服在国门外送行。千秋之后,谷门外的明月照耀着西园。梁国是文雅的地方,而淮王则向往神仙的生活。皇帝欢宴的日子,神灵夺去太子的长年。旒旒的旗帜在树上飘扬,帷宫外的野外烟雾缭绕。诗中提到君主对弟弟的爱,泪水挥洒满山川。
张说,字宗弼,号思远,唐代诗人,工于诗文,曾任朝廷要职,受到皇帝的器重。他的诗风典雅,情感真挚,擅长描绘人物的情感与历史背景。
诗作缘于惠文太子的逝世,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切的怀念和哀痛。惠文太子生前才华横溢,深得民心,故其去世给朝廷和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这首挽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惠文太子的深切怀念与哀悼。诗的开头以“碣馆英灵在”引起读者的注意,接着通过“瑶山美谥尊”来表彰太子生前的美德。这种对美好德行的赞美,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生者的警示。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剪桐”和“攻玉”两句,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与对恩泽的感慨。两者结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厚性。
接下来的诗句中“宫仗传驰道,朝衣送国门”,描绘了太子出殡的盛大场面,突显了其在朝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几句提到“旒旒飞行树,帷宫宿野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表达了对太子离去的无奈与悲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张说在悼念亲友时所表现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生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惠文太子的怀念与追悼,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以及对生者的启示。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剪桐”是指?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