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带得归字》

时间: 2025-05-01 11:19:39

诗句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绾衣。

烟添染黛色,风束舞腰围。

对影同心在,攀条解赐归。

行人系不住,结绶上王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19:39

原文展示:

柳带得归字
作者: 史浩 〔宋代〕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绾衣。
烟添染黛色,风束舞腰围。
对影同心在,攀条解赐归。
行人系不住,结绶上王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渭水边的柳树,春天的柳条柔软得可以用来绾衣服。烟雾中,柳条仿佛染上了淡淡的黛色,微风中,它们像舞者一样妩媚地扭动。诗人和柳影相对而立,彼此心心相印,轻轻攀附柳条,寄托着归意。然而,来往行人却难以停留,唯有将绶带系在身上,继续前行向王畿。


注释:

  • 渭水:指渭河,古代的一条重要河流。
  • 亭亭:形容柳树直立而美丽。
  • 绾衣:用柳条束衣,象征温柔和柔美。
  • 烟添染黛色:形容柳树在烟雾中显得更加深邃、富有层次感。
  • 风束舞腰围:描绘柳条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舞者的腰带般轻盈。
  • 对影同心在:与影子相对,心灵相通。
  • 攀条解赐归:攀附柳条,寄托归家的愿望。
  • 行人系不住:行人无法停留,象征匆忙的生活。
  • 结绶上王畿:缠绕绶带,向王畿方向前行,代表离别和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浩,字子美,号青华,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雅致,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常流露出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柳树发芽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归乡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别与思念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柳带得归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渭水边对柳树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思念。诗中的柳树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起初,诗人将柳树描绘得亭亭而立,柔美可人,烟雾中的黛色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也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接着,诗人通过“对影同心在”的句子,表达了与柳树的情感共鸣,体现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归家的渴望。最后,行人的匆忙和无法停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归宿的追寻。整首诗以柳树为线索,串联起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绾衣:描绘渭水边的柳树,春天的柳条柔软美丽。
  2. 烟添染黛色,风束舞腰围:在烟雾中,柳条显得更有层次,微风中如舞者般摇曳。
  3. 对影同心在,攀条解赐归:与柳影相对而立,心灵相通,寄托归家的愿望。
  4. 行人系不住,结绶上王畿:行人匆匆而过,无法停留,继续向前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舞者,生动形象。
  • 拟人:柳树仿佛在与人对话,传达情感。
  • 对仗:诗句中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故乡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力,常用于表达思念。
  • :象征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代表生机与希望,传递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渭水亭亭柳”的“亭亭”用来形容什么?

    • A. 树的高大
    • B. 树的美丽
    • C. 树的茂密
  2. “对影同心在”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思乡情感
    • B. 与柳树的心灵共鸣
    • C. 自然的和谐美
  3. 诗中行人无法停留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自然的规律
    • C. 人生的短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柳带得归字》与《春望》:两首诗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但《柳带得归字》更侧重于个体情感的寄托,而《春望》则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中好 其二 别意 闲中好 其一 别意 明月斜 夜坐 送考订朱夫子赴天台 次郑司训写怀韵 西山翠岩联句 滕王阁春日晚眺 师道 秦人洞 龙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举足轻重 来牟 骨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有作其芒 放浪不羁 牢切 山节藻棁 狐绥鸨合 皮字旁的字 宽打 鱼字旁的字 玩岁愒月 彑字旁的字 跳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