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19:39
柳带得归字
作者: 史浩 〔宋代〕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绾衣。
烟添染黛色,风束舞腰围。
对影同心在,攀条解赐归。
行人系不住,结绶上王畿。
这首诗描绘了渭水边的柳树,春天的柳条柔软得可以用来绾衣服。烟雾中,柳条仿佛染上了淡淡的黛色,微风中,它们像舞者一样妩媚地扭动。诗人和柳影相对而立,彼此心心相印,轻轻攀附柳条,寄托着归意。然而,来往行人却难以停留,唯有将绶带系在身上,继续前行向王畿。
作者介绍:史浩,字子美,号青华,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雅致,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常流露出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柳树发芽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归乡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别与思念情感。
这首《柳带得归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渭水边对柳树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思念。诗中的柳树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起初,诗人将柳树描绘得亭亭而立,柔美可人,烟雾中的黛色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也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接着,诗人通过“对影同心在”的句子,表达了与柳树的情感共鸣,体现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归家的渴望。最后,行人的匆忙和无法停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归宿的追寻。整首诗以柳树为线索,串联起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故乡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渭水亭亭柳”的“亭亭”用来形容什么?
“对影同心在”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行人无法停留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