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辞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8:16:49

诗句

郏鄏年方永,崆峒道益隆。

忧勤三纪外,揖逊一言中。

尧屋心非有,虞琴养正丰。

乘云帝乡去,率土动悲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49

原文展示

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辞 其三
作者:史浩 〔宋代〕
郏鄏年方永,崆峒道益隆。
忧勤三纪外,揖逊一言中。
尧屋心非有,虞琴养正丰。
乘云帝乡去,率土动悲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怀念和哀悼之情。诗中提到高宗在世时的长治久安和他对国家的辛勤付出,彰显了对其治国理政的赞美。诗人用“尧屋”与“虞琴”来比喻高宗的德行和对人民的关怀,最后以“乘云帝乡去”结束,寓意高宗的离去给国人带来的悲痛。

注释

  • 郏鄏:古地名,指的是一种安定长久的状态。
  • 崆峒:指崆峒山,象征着文治和武功的结合。
  • 忧勤:忧虑和勤恳,指高宗对国家的关心和辛劳。
  • 尧屋:尧的宫殿,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
  • 虞琴:虞舜的琴,象征着美德和和谐。
  • 乘云:乘着云彩,象征着高宗的升天。
  • 率土:整个国家,指全国人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浩,字德明,号清逸,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国家的关怀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高宗去世之际,表达了对皇帝的哀悼与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宗治国的赞誉及人民的悲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高宗皇帝的深切怀念与哀悼。诗的开头用“郏鄏年方永”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家状态,暗喻高宗在位期间的长治久安。接着“忧勤三纪外”,诗人通过具体的时间概念,强调了高宗的辛勤与忧虑,表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后面提到的“尧屋心非有,虞琴养正丰”,则是通过历史典故来提升高宗的德行,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最后一句“乘云帝乡去,率土动悲风”则以云的升腾象征着高宗的去世,给国人带来的悲痛情绪感染力极强,整首诗在讴歌皇帝生前功绩的同时,也对其离世的惋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郏鄏年方永:象征着国家的永恒安宁。
    • 崆峒道益隆:崆峒山的道德和武功更加盛大。
    • 忧勤三纪外:高宗在世时对国家的忧虑和辛勤付出。
    • 揖逊一言中:表现出高宗谦逊的品德。
    • 尧屋心非有:高宗的内心不像尧那样完美,但有所追求。
    • 虞琴养正丰:用虞舜的琴比喻高宗对人民的关怀。
    • 乘云帝乡去:高宗的离去。
    • 率土动悲风:全国人民因其去世而悲痛。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宗比作尧、舜,提升其形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云象征高宗的升天,表现出离去的悲伤。
  3.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对高宗的赞美与哀悼,表达了对理想统治者的追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郏鄏:象征着国家的安定。
  • 崆峒:象征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
  • 尧屋: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 虞琴:象征优雅与和谐的德行。
  • :象征离去与升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郏鄏”象征着什么?

    • A. 国家安定
    • B. 个人情感
    • C. 自然景色
  2. “乘云帝乡去”中的“云”象征什么?

    • A. 高宗的升天
    • B. 国家繁荣
    • C. 人民的悲伤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悼亡诗》: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与哀悼。
  • 《春望》:杜甫的诗作,反映国家动乱带来的忧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偏重于豪放与饮酒作乐,而史浩则更注重于对帝王的悼念与叙述,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篇宋代诗作,供研究参考。
  • 《古诗文观止》:古代诗词的经典选集,帮助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董苍水游粤 澄江旅舍尤展成见贻近刻 题嘉祥驿 赋得寿星见 尚达斋招饮状元峰 休衙口占 别李伯越二首 其二 别李伯越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壳的词语有哪些 取以来 限制责任能力 支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关门闭户 包含群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莫不逾侈 包含韵的成语 杷梳 父严子孝 诵读 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以言为讳 鹤困鸡群 一时之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