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24
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辞 其二
宸谟先自治,邻壤憺威棱。
翼翼慈宁殿,峨峨永祐陵。
朔南兼覆冒,遐迩悉丰登。
阴德顺阳报,真人嗣中兴。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追悼。诗中提到,皇帝的治国方略是先行自我修身,周边国家都因而畏惧;慈宁殿的庄重与永祐陵的雄伟彰显了他的威仪与伟业。南北的丰收与兴旺都归功于他的德政,最终使得国家得以繁荣昌盛,体现了皇帝的阴德能够顺应阳光的回报,期待国家的再兴旺。
作者介绍:史浩(约公元960年-约1020年),字子奇,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流畅,常通过诗词抒发个人情怀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挽辞作于高宗去世之际,是对其一生治国理政的追忆与赞美,体现了对皇帝的敬仰与哀悼。诗人在其生前对国家的贡献深感敬意,因此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高宗皇帝的治国理念和丰功伟绩。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宸谟先自治”来强调皇帝的治国方针,展现了他内修外治的智慧,而“邻壤憺威棱”则凸显了皇帝的威严,让周边国家心生畏惧,反映出一种强大的国家气势。
接下来的两句“翼翼慈宁殿,峨峨永祐陵”,通过对建筑的描写,表现了皇帝的威仪与尊崇。慈宁殿象征着皇帝的仁爱与慈悲,永祐陵则是对皇帝永远怀念的象征,营造了庄重的气氛。
后四句则转向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表现出皇帝德政所带来的福祉。诗人用“阴德顺阳报”来表达对皇帝治国理政的评价,认为他的德行能够带来阳光般的回报,使国家得以重振。这不仅是对高宗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寄托,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结构对仗工整,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希望,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高宗皇帝的追悼与赞美展开,表现了对他治国理政的高度评价,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对未来的美好展望。诗人通过对皇帝德行的赞美,传达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宸谟”指的是什么?
“翼翼慈宁殿”中“翼翼”形容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对哪位皇帝的追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