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46
《弈秋》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说:王之所以不智慧,是否有什么原因呢?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一天天暴晒,十天寒冷,也没有能生长出来的。我见到的也是少之又少。假如我隐退而遭遇寒冷,那我又如何能有萌芽呢?现在,围棋的玩法虽然简单,但如果不专心致志,是无法获得成功的。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如果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学习,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但一心想着有大雁飞来,想要拉弓射箭,那么尽管他们一起学习,那个全心投入的人也不会差于他,这是因为他的智慧比他更高吗?答案不是这样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孔子的孙子,儒家重要思想家之一,以仁义为核心,强调道德修养和治国之道。
创作背景
《弈秋》出自《孟子》一书,主要探讨了专注与智慧的关系。孟子借用围棋的例子,强调在学习和实践中需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
《弈秋》不仅是一篇关于围棋的论述,更是对专注与智慧关系的深刻反思。孟子通过围棋这一活动,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成功不仅依赖于智力,更需要专注与努力。在当今社会,这一观点尤为重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许多人常常分心,追逐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目标。孟子提醒我们,只有在心无旁骛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达到更高的境界。
文中通过两个学习者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专注的重要性。那位全神贯注的学习者最终会取得更好的成果,而心思游离的另一人即使同样在学习,也难以获得成功。这一切都在强调一个中心思想:专注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弈秋》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专注与努力的重要性,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投入与专心,而不仅仅依赖于智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弈秋”指的是谁?
A. 一位王
B. 一位围棋高手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农夫
文中提到的专心致志的学习者最终会如何?
A. 失败
B. 成功
C. 不确定
D. 无所谓
“鸿鹄”在文中象征什么?
A. 志向
B. 失败
C. 财富
D. 知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弈秋》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