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早春寄王汉阳》

时间: 2025-04-27 04:02:08

诗句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2:08

原文展示: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
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
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
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
与君连日醉壶觞。

白话文翻译:

听说春天还未到来,我特意走近寒梅探听消息。昨夜东风吹入武阳,田间的杨柳已经染上了金色。碧水浩浩,云朵茫茫,美人不来让我心中空自断肠。希望轻拂青山上的一块石头,与你共饮几日,畅快地醉在酒壶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道:听说。
  • 春还未相识:春天还没有到来。
  • 寒梅:指寒冬里的梅花,象征坚韧。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陌头:田间小路的边上。
  • 黄金色:形容杨柳的嫩芽呈现出金色的光泽。
  • 碧水浩浩:形容水面广阔,碧绿的水流。
  • 美人:指心中所思念的女子。
  • 空断肠:白白让人心中悲切。
  • 预拂:轻轻拂过的意思。
  • 青山一片石:指青山上的一块石头,象征自然的宁静。

典故解析:

  • 寒梅: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高洁与坚韧,李白借用寒梅来暗示春天的期待和生命力。
  • 东风:在古诗中,东风常常是春天的象征,预示着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个性洒脱、才华横溢,被誉为“诗仙”。李白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涉及多种题材,尤其以山水、抒情诗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早春时节,作者可能是在思念友人王汉阳的情景下创作的。李白在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人及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早春寄王汉阳》是李白将春天的生机与对友人、心上人的思念融合在一起的佳作。开篇即以“闻道春还未相识”引入,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寒梅的存在不仅暗示着严冬的残留,也象征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接下来的“昨夜东风入武阳”,通过东风的描写,生动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而“陌头杨柳黄金色”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李白用“黄金色”来形容嫩芽,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春天繁荣景象的生动描绘。

“碧水浩浩云茫茫”,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春日画面,但随之而来的“美人不来空断肠”则让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忧伤,表达了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最后两句“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则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希望能够与友人共饮,把酒言欢,忘却忧愁。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渗透着思乡和对友人的深情,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道春还未相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暗示春天尚未真正来临。
  2. 走傍寒梅访消息:通过寒梅的生长来探寻春天的动向,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关注。
  3. 昨夜东风入武阳:东风的吹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描绘出天气的变化。
  4. 陌头杨柳黄金色:描绘杨柳的新芽,生动展现自然的变化,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5. 碧水浩浩云茫茫:描绘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心中的广阔与思绪的漂浮。
  6. 美人不来空断肠: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深切。
  7. 预拂青山一片石:希望轻拂青山上的石头,象征着自然与饮酒的闲适。
  8. 与君连日醉壶觞:希望和友人一起畅饮,表现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金色”比喻杨柳新芽,生动形象。
  • 拟人:如“东风入武阳”,赋予自然力量。
  • 对仗:如“碧水浩浩云茫茫”,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到来与对友人、心上人的思念展开,表现出李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梅: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冬末春初的希望。
  2. 东风:春天的象征,传递着温暖和生机。
  3. 杨柳:象征柔美与春意,表现生命的蓬勃。
  4. 美人:代表心中思念之人,增添情感的深度。
  5.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的《早春寄王汉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以上都是
  2. 诗中“陌头杨柳黄金色”中的“黄金色”主要是形容什么?

    • A. 杨柳树的颜色
    • B. 春天的温暖
    • C. 美人的衣服
    • D. 酒的颜色
  3. 诗中提到的“美人”是谁的象征?

    • A. 诗人的母亲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思念的女子
    • D. 诗人的老师

答案: 1. D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 杜甫的《春望》:表现春天的生机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声声慢 声声慢 次韵刘青田咏愁 声声慢 声声慢·双双旧家燕子 声声慢 荷池清晓 声声慢 声声慢五首 其一 声声慢 其一 秋声仿竹山 声声慢 秋晚索居简彊村,有怀京国旧游。 声声慢 辛园小憩同旭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满谰 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拽巷攞街 澹泊寡欲 眉头不伸 一力吹嘘 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编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垫脚石 出丑扬疾 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竦拔 缺斤少两 丁差 三撇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