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7:26
作者: 李中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灯烛虽已残破,月光依旧明亮;几户人家的帷帐摇动,惊扰了梦中人。
星河渐渐消逝,行人开始动身,林梢上清晰可闻百舌鸟的叫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星河”与“百舌声”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描写,反映了对春天的喜悦与生机。
作者介绍: 李中是唐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盛唐时期。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著称,多描绘山水、田园景象。李中在诗歌上追求意境的高远与情感的真挚。
创作背景: 《春晓》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晨曦中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春晓》是一首描写春天早晨美好景象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残烛犹存月尚明”以烛光和月光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夜晚的残余与晨光的到来,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家帏幌梦魂惊”则描绘了几户人家在清晨的宁静中,梦境被惊扰的瞬间,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细腻。第三句“星河渐没行人动”,描绘了晨光中星河的消逝,行人开始活动,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蕴含着希望与生机。最后一句“历历林梢百舌声”则通过百舌鸟的叫声,增添了春天的活力与动感,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妙。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体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使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残烛犹存月尚明”中的“残烛”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百舌声”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晓》与《春夜喜雨》都是描写春天的诗作。前者侧重于清晨的生机与活力,后者则通过雨的滋润描绘春天的温润和生长。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