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3:58
原文展示:
从军行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白话文翻译:
在塞北,胡地的霜降下,营州请求援兵救助。 夜晚偷偷地行军,将军的马也因为长途跋涉而瘦弱。 刀光映照着边塞的月亮,战阵的色彩明亮如同白昼。 传闻敌人遍布山野,已经与前锋部队展开了战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国辅,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以边塞诗著称,反映了唐代边疆的军事生活和士兵的艰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士兵在寒冷的夜晚秘密行军,准备与敌人作战的情景。诗中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紧张的氛围,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勇敢。
诗歌鉴赏:
这首《从军行》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边塞士兵在严酷环境下的行军和备战情景。诗中“塞北胡霜下”一句,即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艰苦的边塞世界。而“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艰苦和紧张的氛围,展现了士兵们不畏艰难、秘密行军的决心和勇气。后两句“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和“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战场的明亮和敌人的众多,以及士兵们已经准备好与敌人正面交锋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塞士兵的勇敢和决心,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行军和备战。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紧张的氛围,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勇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塞北胡霜下”中的“胡霜”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霜 B. 南方的霜 C. 东方的霜 D. 西方的霜
诗中“夜里偷道行”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士兵们在白天行军 B. 士兵们在夜晚秘密行军 C. 士兵们在夜晚休息 D. 士兵们在夜晚战斗
诗中“刀光照塞月”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比 D. 拟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