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8:06
原文展示:
五言过栖岩寺 姚崇 〔唐代〕 鹫岭高不极,延睇俯何宫? 城郭千年在,烟云万里通。 坐忘荣与利,行悟将空。 愿假慈悲力,微资燮理功。
白话文翻译:
鹫岭高耸无极限,远望俯瞰何宫殿? 城郭历经千年存,烟云连绵万里通。 静坐忘却荣与利,行走领悟将归空。 愿借慈悲之力,微助调和之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崇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宰相,以清廉和才智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政治理想和个人修养,此诗可能是在访问栖岩寺时所作,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和对世事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姚崇访问栖岩寺时所作,通过对寺庙的描绘和对佛教教义的领悟,表达了他对世俗荣利的超脱和对慈悲为怀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栖岩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鹫岭高不极”一句,以鹫岭的高耸比喻寺庙的庄严,同时也象征了诗人对精神高度的追求。“城郭千年在,烟云万里通”则表达了时间的恒久和空间的广阔,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后两句“坐忘荣与利,行悟将空”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即通过静坐和行走来忘却世俗的荣利,领悟到一切皆空的真谛。最后两句“愿假慈悲力,微资燮理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佛教的慈悲力量,为世间的调和贡献微薄之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和对慈悲为怀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鹫岭”象征什么? A. 高远境界 B. 世俗荣利 C. 时间的恒久 D. 空间的广阔
诗中的“坐忘荣与利”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荣利的超脱 B. 对佛教教义的领悟 C. 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D. 对慈悲为怀的向往
诗中的“愿假慈悲力”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荣利的超脱 B. 对佛教教义的领悟 C. 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D. 对慈悲为怀的向往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