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1:33
送郑宥入蜀迎觐
作者: 李端 〔唐代〕
原文展示: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
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白话文翻译:
宁愿亲自走上西陇的险路,你却去投奔异国的王阳。在这个世上,谁不是过客,回到家中才算是故乡。剑门的千曲万转终于走完,巴水的涓涓细流依旧绵长。请告诉我那愁苦的猿猴,让我不要急于流泪上路。
注释:
- 宁亲: 宁愿亲自。
- 西陟: 指西边的陇山,形容路途险峻。
- 王阳: 指的是外地的国君。
- 在世谁非客: 在世间,谁不是过客呢?
- 剑门: 剑门关,古代著名的险关。
- 巴水: 巴山蜀水,指的是蜀地的水流。
- 愁猿: 指愁苦的猿猴,象征离别的忧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辞清丽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郑宥赴蜀迎接朝廷的场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险峻的西陇和绵延的巴水,体现出诗人对友人郑宥前往蜀地的祝福与不舍。开头两句以“宁亲西陟险”引出对友人即将踏上艰险之途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其前程的担忧。接着转入哲理思考,指出人生如旅,谁都是过客,回家才算真正的归属,显示出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悟。最后两句则以“愁猿”表达了深切的离别情感,渴望与友人再见,却又不得不忍痛送别,情感真挚而细腻。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优美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 剑门: 象征艰险的旅途与人生的挑战。
- 巴水: 表达蜀地的风光与长久的思念。
- 愁猿: 体现离别的哀伤与牵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李端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在世谁非客”的意思是什么?
- A) 每个人都是旅人
- B) 每个人都有家
- C) 每个人都很忙
- “愁猿”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 B) 唐代
- A) 每个人都是旅人
- B) 离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诗词对比: 比较李端的《送郑宥入蜀迎觐》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但李端更多地反映了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勃则注重描绘友人前程的光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