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堤曲 其一》

时间: 2025-07-29 07:35:42

诗句

浓绿疏黄总古新,六桥风日更精神。

柳腰似欲争游妓,莺舌分明唤醉人。

暖谷蒸香疑作雨,芳蹊吹汗不沾尘。

洛妃谩欲淩波出,曹植荒唐恐未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35:42

原文展示:

踏堤曲 其一 袁宏道 〔明代〕 浓绿疏黄总古新,六桥风日更精神。 柳腰似欲争游妓,莺舌分明唤醉人。 暖谷蒸香疑作雨,芳蹊吹汗不沾尘。 洛妃谩欲淩波出,曹植荒唐恐未真。

白话文翻译:

浓密的绿叶和稀疏的黄叶总是古老而又新鲜,六桥上的风景和阳光更加生动。 柳树的细腰似乎想要与游走的妓女争艳,黄莺的鸣叫声清晰地唤醒了沉醉的人。 温暖的谷地中香气蒸腾,仿佛要化作雨水,芳香的小径上行走,汗水也不会沾染尘埃。 洛神似乎想要踏波而出,但曹植的荒唐故事恐怕未必真实。

注释:

  1. 浓绿疏黄:形容树叶的颜色,浓密的绿色和稀疏的黄色。
  2. 六桥:指杭州西湖上的六座桥,这里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3. 柳腰:比喻柳树的细长枝条,这里用拟人手法形容柳树的柔美。
  4. 游妓:指游走的妓女,这里比喻柳树的柔美。
  5. 莺舌:比喻黄莺的鸣叫声。
  6. 暖谷:温暖的谷地,这里指风景宜人的地方。
  7. 洛妃:指洛神,古代神话中的美女。
  8. 淩波:踏波而行,形容洛神的轻盈。
  9. 曹植:三国时期文学家,曾作《洛神赋》,描述洛神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诗人,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西湖边的美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西湖边的景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美景的魅力。诗中“浓绿疏黄”描绘了树叶的色彩,而“六桥风日”则进一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增添了诗意。柳树和黄莺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生机,也隐喻了春天的活力和美好。后两句通过对洛神的想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带有一丝超脱现实的意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浓绿疏黄总古新”:描绘了树叶的色彩,浓密的绿色和稀疏的黄色,给人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感觉。
  2. “六桥风日更精神”:六桥上的风景和阳光更加生动,增添了诗意。
  3. “柳腰似欲争游妓”:柳树的细腰似乎想要与游走的妓女争艳,用拟人手法形容柳树的柔美。
  4. “莺舌分明唤醉人”:黄莺的鸣叫声清晰地唤醒了沉醉的人,增添了生机。
  5. “暖谷蒸香疑作雨”:温暖的谷地中香气蒸腾,仿佛要化作雨水,形容风景宜人。
  6. “芳蹊吹汗不沾尘”:芳香的小径上行走,汗水也不会沾染尘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7. “洛妃谩欲淩波出”:洛神似乎想要踏波而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8. “曹植荒唐恐未真”:但曹植的荒唐故事恐怕未必真实,带有一丝超脱现实的意味。

修辞手法:

  1. 拟人:如“柳腰似欲争游妓”,将柳树拟人化,形容其柔美。
  2. 比喻:如“莺舌分明唤醉人”,将黄莺的鸣叫声比喻为唤醒沉醉人的声音。
  3. 对仗:如“浓绿疏黄”与“六桥风日”,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西湖边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带有一丝超脱现实的意味。

意象分析:

  1. 浓绿疏黄:描绘了树叶的色彩,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变化。
  2. 六桥风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增添了诗意。
  3. 柳腰:用拟人手法形容柳树的柔美,象征着春天的活力。
  4. 莺舌:将黄莺的鸣叫声比喻为唤醒沉醉人的声音,增添了生机。
  5. 暖谷蒸香:形容风景宜人,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美好。
  6. 洛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象征着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浓绿疏黄”描绘了什么? A. 花朵的颜色 B. 树叶的颜色 C. 天空的颜色 答案:B

  2. “六桥风日更精神”中的“六桥”指的是什么? A. 杭州西湖上的六座桥 B. 北京颐和园的桥 C. 苏州园林的桥 答案:A

  3. 诗中“柳腰似欲争游妓”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4. “洛妃谩欲淩波出”中的“洛妃”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神话中的美女 B.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 C. 古代历史人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袁宏道的诗有相似之处。
  2. 杨万里《小池》: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小池边的景色,与袁宏道的诗风相近。

诗词对比:

  1.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袁宏道《踏堤曲 其一》:两者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 杨万里《小池》与袁宏道《踏堤曲 其一》:两者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的诗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观察和感悟。

参考资料:

  1.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次韵春日谩兴四首奉酬外舅达翁 赠朱山人 竹枝歌(六首) 睡觉 剡原九曲九首 其二 雨中晓卧二首 赋得惠山泉送客游越 姑苏杂咏 登丘操 夜中有感(二首) 观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鹵字旁的字 举时 东量西折 鸟散鱼溃 远开头的成语 刻画入微 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今生今世 干字旁的字 孬包 入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属垣有耳 柳楼 博硕肥腯 咏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