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州河亭书事》

时间: 2025-04-30 22:09:44

诗句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

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

我贪贫且贱,短褐随宜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9:44

原文展示

宿州河亭书事
作者:梅尧臣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
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
我贪贫且贱,短褐随宜著。

白话文翻译

我乘船远行千里,暂时停泊在郊外的亭子里。
观看周围的事物乐趣无穷,心情适合吟诵诗句。
林中乌鸦凶猛而狡诈,席上苍蝇与老虎争食。
雨水滋润着青草和农田,甘蔗与瓜蔓却显得虚弱。
家中稚子习惯于香米,脱去外衣的农人却显得寒酸。
年轻人都下来了,聊聊问我最近的创作。
新衣尚且紧束,旧衣却已变得宽松。
我贪图贫穷与卑贱,穿着短褐随意而适合。

注释

  1. 远泛:泛指远行,乘船游荡。
  2. 郊亭:指郊外的亭子,供人休憩。
  3. 观物趣无穷:观看周围事物,乐趣无穷。
  4. 鸦舅:指乌鸦,形容其狡猾。
  5. 蝇虎攫:比喻席间争食的情景。
  6. 香粳:优质的稻米。
  7. 稚子:指幼小的孩子。
  8. 脱粟:形容家中人穿着的朴素。
  9. 短褐:短小的粗布衣物,象征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东溪,宋代著名诗人,曾任翰林学士,以诗词和散文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宿州河亭书事》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时光,正值其在乡间游览时,诗人观察自然与身边的人,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环境,表达出对人情世态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宿州河亭书事》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周遭事物的细致观察。诗的开篇以“远泛千里舟”引入,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劝诫人们享受生命的旅程。随后的“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进一步渲染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描绘的生动场景,像是“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表现出自然界的强烈竞争与生存的残酷;而“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则反映了人在自然中的脆弱与无奈。诗人透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最后,诗人自嘲“我贪贫且贱”,用短褐随意著,流露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自我反思,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泛千里舟:描绘诗人乘船远行,象征探索与自由。
  2. 暂向郊亭泊:停泊在郊外的亭子里,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3. 观物趣无穷:观察自然事物,体味其中的乐趣。
  4. 适情吟有托:心情愉悦时,吟诵诗句自有寄托。
  5. 林中鸦舅狞:描绘乌鸦的狡猾,揭示生存的竞争。
  6. 席上蝇虎攫:暗喻席间争食的现象,表现生活的艰辛。
  7. 雨久草苗盛:雨水滋润下的青草,象征着生命的繁盛。
  8. 田芜瓜蔓弱:田地里瓜蔓的虚弱,反映出不平衡的生活。
  9. 香粳稚子惯:优质稻米的稚子,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10. 脱粟家人薄:家庭贫困,映衬出社会的差异。
  11. 少年都下来:年轻人来到,表示诗人对年轻人的关心。
  12. 聊问时所作:询问创作的事情,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3. 新衣尚穿束:新衣紧束,表明生活的艰辛。
  14. 旧服变褒博:旧衣变得宽松,反映出生活的变化。
  15. 我贪贫且贱:自我反省,表达对贫贱生活的接受。
  16. 短褐随宜著:穿着短褐,显示出随意与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与人情进行对比,增强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界生物以人的特征,增加生动感。
  • 对仗:如“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展现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自我反思,表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热愛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探索。
  • :表示宁静与休憩。
  • :象征狡猾与生存竞争。
  • :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变化。
  • 新衣与旧服: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远泛千里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探索与自由
    • B. 追求财富
    • C. 对生活的无奈
  2. “香粳稚子惯”意指什么?

    • A. 家庭富裕
    • B. 儿童习惯于美好生活
    • C. 生活的苦涩
  3. 诗人对贫贱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渴望改变
    • B. 轻蔑
    • C. 接受与淡泊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王维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之涣

诗词对比

  1. 王维《山中问答》: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情,但更注重对自然的沉思与哲理。
  2.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浓烈。

通过这些诗作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园竹·丛竹 四园竹 冼玉清琅玕馆修史图 四园竹 石竹 四园竹 秋怨 四园竹 日光中飘落的风竹 四园竹 四园竹 重午,与六禾出北郭,饮村垆 四园竹 过水竹居,倚清真格 四园竹 龚节孙卧疾东郊秋日过访用片玉词韵 四园竹 题西陵陆荩思绕屋梅花图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紋 熟货 髟字旁的字 因利制权 比拼 崭露头脚 巧伪不如拙诚 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诚结尾的成语 陆驰 荒唐之言 四字头的字 黑眼定心 贝字旁的字 缁黄 黄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