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2:44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聊句后,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这场雨是从何而来的呢?我高尚的情操却苦于对山的热爱。
谢公曾在这里留下几句诗,惠远寺在溪水那边。
在笑声中,岩石似乎也在回应我,回家的时候,酒就在我的面前。
可我却忧虑地守着这条贫穷的小巷,感到无力与他人共同攀登理想的高峰。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松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士人的情怀。
这首诗是梅尧臣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探索。首先,诗的开头通过“赛雨何从事”引入,自然场景与内心情感交织,表现出诗人对“高情”的向往与对山的热爱,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提及谢公和惠远,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名士的敬仰,也隐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笑处岩相答”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似乎岩石也在回应诗人的情感,这种拟人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然而,最后两句“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则转为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感到无力与他人共同追求理想,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忧愁。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明朗的自然描绘与内心的沉重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谢灵运
d) 杜甫
诗人对山的情感是怎样的?
a) 热爱
b) 冷漠
c) 恐惧
d) 忽视
“无力共跻攀”中“跻攀”意为?
a) 攀爬
b) 掉落
c) 失败
d) 休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