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6:39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梅尧臣
江上双画舸,风帆或先后。
晚共泊芦洲,欣同幕中友。
一过长风沙,一住贵池口。
当时骢马客,今是凭熊守。
每怜诸女贤,与婿来为寿。
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
不畏杨澜险,不为庐峰秀。
二君情义著,我送何须酒。
江上停着两只美丽的船,风帆或快或慢。傍晚时分,我们一起在芦洲泊船,欢快地与朋友共聚。一路经过长风沙滩,一路停留在贵池口。曾经骑着骢马的旅客,如今变成了依靠熊守的朋友。每每想到那些贤良的女子,和她们的丈夫一同庆祝长寿。前往南康,嫁妹的事就如同扫帚般平常。我们不畏惧杨澜的险峻,也不因庐峰的秀丽而动心。二位朋友情义深厚,我送你们又何需酒呢?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绝句,作品以清新俊逸、情感真挚著称。曾任职于朝廷,深得文人和士人的尊敬。
此诗作于作者送友之际,表达了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江上景象,还融入了对女性贤良和婚嫁的思考,展现了友谊的真挚与持久。
梅尧臣的《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是一首深情且富有画面感的送别诗。诗中开头以“江上双画舸”引入,描绘了江面上两只美丽的船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晚共泊芦洲”描绘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离别前的欢愉。
整首诗的情感变化贯穿始终,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每怜诸女贤”则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的赞美与尊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关注与思考。最后一句“我送何须酒”更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不需要以酒来表达情感的真挚。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女性贤良形象的尊重。
诗中提到的“画舸”指的是什么?
A. 船只
B. 池塘
C. 山峰
D. 树木
诗中“嫁妹事箕帚”意指什么?
A. 婚嫁的复杂
B. 婚嫁的平常
C. 婚嫁的喜庆
D. 婚嫁的难题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送别
B. 爱情
C. 乡愁
D. 战争
答案:1.A 2.B 3.A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梅尧臣的诗作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和人际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壮志未酬的遗憾与对友人的祝福。两者都体现了浓厚的友谊情感,值得深入比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