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4:56
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
作者:武三思 〔唐代〕
岩居多水石,
野宅满风烟。
本谓开三径,
俄欣降九天。
穿林移步辇,
拂岸转行旃。
凤竹初垂箨,
龟河未吐莲。
愿持山作寿,
恒用劫为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环境,四周是水和石的环绕,野外的住宅被烟雾笼罩。原本想要开辟三条小路,没想到竟然受到了天上的恩赐。穿过树林移动,轻拂岸边,转身行走于帆船之上。凤竹初生新笋,龟河还未吐出莲花。希望能以山作为长寿的象征,常用劫难作为年岁。
作者介绍:武三思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他游历到梁王宅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寿的祝愿。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开头部分通过“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描绘出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仙境。诗中提到的“三径”与“九天”,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更体现了他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随着“穿林移步辇”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轻盈而自如的生活状态。之后的“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则通过植物的生长,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全诗在最后表达了对长寿的愿望,既是对生活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体现出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崇敬。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长寿的期盼,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了哪种植物?
填空题:诗中“愿持山作__”指的是长寿的象征。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对城市生活的热爱。(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者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显示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