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3:21
原文展示:
无闷 雨夜 朱彝尊 〔清代〕
密雨垂丝,细细晚风,约尽浮萍池水。乍一霎黄昏,小门深闭。作弄新凉天气。怕早有井梧飘阶砌。正楚筠,簟冷香篝,简点旧时鸳被。无计。才独眠,更坐起恁说愁边滋味。翠蛾别久,远信莫致。纵有梦魂能记。寻不到,长安三千里。料此夜一点孤灯,知他睡也不睡。
白话文翻译:
密集的雨丝垂落,细细的晚风吹拂,几乎将池中的浮萍都吹散。突然间黄昏降临,小门紧闭。天气变得凉爽,仿佛在戏弄人。恐怕早有井边的梧桐叶飘落在台阶上。正是在这样的楚地,竹席冷凉,香炉中的香气袅袅,整理着旧时的鸳鸯被。无法入睡。刚刚躺下,又坐起来,诉说着忧愁的滋味。翠绿的蛾眉已经久别,远方的信件无法送达。即使有梦魂能够记住,也找不到,长安距离这里三千里。料想今夜只有一点孤灯,知道他是否睡着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雨夜的细腻感受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的“长安三千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无法触及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和忧愁。诗中“密雨垂丝”、“细细晚风”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夜的景象,而“小门深闭”、“作弄新凉天气”等词句则传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诗中的“翠蛾别久”、“远信莫致”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而“长安三千里”则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增添了诗的忧愁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雨夜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雨夜中的孤寂和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无法触及的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密雨垂丝”形容的是什么? A. 雨丝密集而细长 B. 晚风吹拂 C. 池中的浮萍 D. 黄昏的景象
诗中“长安三千里”象征着什么? A. 遥远的距离 B. 秋意和忧愁 C. 诗人的孤寂 D. 诗人的怀旧
诗中“翠蛾别久”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诗人的忧愁 C. 诗人的思念 D. 诗人的无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