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3:47
重过宣峰寺山房,寄灵一上人
西陵潮信满,岛屿入中流。
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
寒光生极浦,暮雪映沧洲。
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重游宣峰寺的山房,寄给灵一上人。
西陵的潮水涨满,岛屿隐没于水流之中。
越地的旅人依靠着风和水,相思在南渡的岸头。
寒光照耀着极远的河港,落雪映照着苍茫的洲渚。
为何要扬帆远去,空自惊动海上的海鸥?
诗中提到的“越客”可能暗指古代越地的游子,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扬帆去”则可能隐喻着离别的无奈与焦虑,海鸥作为自由的象征,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向往。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不详,号长卿。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朝,正值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在游历中感悟人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刘长卿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以“西陵潮信满”引入,描绘出一幅潮水涌动的画面,带有一种生机与活力。而“岛屿入中流”则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念。接着“越客依风水”一句,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表现出深厚的乡愁情感。后两句描绘了寒光与落雪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凄凉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绪。最后以“何事扬帆去”收尾,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与困惑,给人留下了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在游历中的孤独与对友人的寄托,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越客”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填空题:诗中“何事扬帆去”表达了诗人对__的困惑。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寒光”与“暮雪”是表现温暖的意象。(对/错)
比较刘长卿的《重过宣峰寺山房,寄灵一上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刘长卿更注重离愁与思念,而王维则表现出对自然的宁静与淡泊。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