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胡忠安公》

时间: 2025-04-25 07:07:45

诗句

五纪朝廷士,岿然鹤发疏。

望尊周太保,职重汉尚书。

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

门墙仪范远,空自望悬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07:45

原文展示

挽胡忠安公
作者:商辂 〔明代〕

五纪朝廷士,岿然鹤发疏。
望尊周太保,职重汉尚书。
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
门墙仪范远,空自望悬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朝廷中服务的士人已经历了五个朝代,白发苍苍,显得格外孤独。
我仰望您,如同周太保那样的高贵,您的职务与汉朝尚书相比,都是重中之重。
您心中始终保持着为国家捧日的理想,胸怀宽广,能力超群。
然而,如今您的门庭与仪表已远离人们的视线,我只能徒然仰望那高悬的车马。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纪:指五个朝代,暗示经历的历史变迁。
  • 岿然:形容稳固、巍峨的样子。
  • 鹤发:白发,形容年老。
  • 周太保:指周公旦,古代贤臣,地位崇高。
  • 汉尚书:指汉朝的尚书,掌管国家事务的重要职务。
  • 捧日:比喻心中有远大理想。
  • 包荒:包容广阔,指胸怀宽广。
  • 仪范:指仪表和范例,形容高雅的风度。
  • 悬车:指高悬的车马,象征高贵的地位。

典故解析:

  • 周公旦是周朝的重要人物,以忠诚和智慧著称。他的形象常被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 汉尚书是汉代政府中负责文书和行政的官员,地位显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商辂,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主要集中在挽诗和咏怀诗方面,风格沉稳,常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悼念胡忠安公而作,体现了对其生前功绩的追忆和对其离世的痛惜,表达了对士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胡忠安公》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是对一位士人理想与成就的深切回顾。诗中通过“岿然鹤发疏”描绘了胡忠安公的年迈与孤独,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与历史地位的沉重。接着,诗人通过“望尊周太保,职重汉尚书”,将胡公的身份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显示出其崇高的道德与理想追求。

“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一句,展现了胡公的胸怀与理想,他不仅关心国家大事,胸怀宽广,更有着为国捧日的志向。此处的“捧日”一词,尤为生动,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最后一句“门墙仪范远,空自望悬车”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尽管胡公的理想与成就令人仰望,但如今已无迹可寻,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间虽有对胡忠安公的悼念,但更多的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士人对忠义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纪朝廷士:描述经历了五个朝代的士人,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 岿然鹤发疏:表现了年老的形象与孤独的境遇。
  • 望尊周太保:仰望周公,象征着理想与崇高的品德。
  • 职重汉尚书:强调胡公的地位与贡献。
  • 捧日心常在:表达了胡公胸怀理想,心中常有光明的追求。
  • 包荒量有馀:形容其宽广的胸怀与能力。
  • 门墙仪范远:表示其高雅的仪态与品德,已不再为人所见。
  • 空自望悬车:对现实的无奈感慨,虽有崇高的理想,但已无法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捧日”比喻理想与追求。
  • 对仗:如“门墙仪范远”与“空自望悬车”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胡忠安公的追忆,表达了对士人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士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发:象征老年的智慧与孤独。
  • 周太保:代表理想中的高尚品德与责任感。
  • 捧日:象征着光明的理想与崇高的追求。
  • 悬车:象征高贵地位与理想的遥不可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周太保”指的是谁?
    A. 周公旦
    B. 汉尚书
    C. 胡忠安公
    D. 商辂

  2. “捧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
    C. 权力
    D. 声望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失落与惆怅
    C. 愤怒
    D. 满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但《挽胡忠安公》更侧重于个人的追忆与感慨,而《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时代的苦难与变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读》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挽胡忠安公》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搓线图 初到曲江六首 其六 夜雪 冬前雪珠夜下早闻远山皆白 次韵重令升四咏·寻幽亭 龙山送客 种黄菊 读杜诗至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舟人偶来告饥似诗谶也 示李令 送福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去甚去泰 龙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吮墨 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执法无私 乌衣子弟 优游岁月 喔咿儒睨 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沦落风尘 包含旁的成语 大张声势 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例及 端结尾的成语 贼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