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落花三首》

时间: 2025-07-29 05:09:00

诗句

花枝春老不禁寒,一夕狂风到画栏。

飞尽繁红委苔径,明朝犹作锦茵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5:09:00

原文展示:

落花三首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花枝春老不禁寒,一夕狂风到画栏。
飞尽繁红委苔径,明朝犹作锦茵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已经开始凋零,寒意袭来。一阵狂风吹过,花瓣纷纷飘落,落在了青苔的小路上。到了明天,这些花瓣依然会如锦绣般美丽地铺在地上。

注释:

  • 花枝:花的枝条。
  • 春老:春天渐渐过去。
  • 不禁寒:忍不住感到寒冷。
  • 狂风:猛烈的风。
  • 画栏:装饰性的栏杆,指美丽的环境。
  • 飞尽繁红:花瓣飞落殆尽,红色花瓣消失。
  • 委苔径:落在青苔覆盖的小路上。
  • 锦茵:像锦绣一样的花瓣铺成的地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飞尽繁红”可见于古人对花落的感叹,反映了春花易逝的主题,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诗人在感受春天的美好及随之而来的凋零时,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和对变化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的开头“花枝春老不禁寒”便透露出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充满了对春天的惋惜。紧接着“一夕狂风到画栏”,描绘了狂风袭来的瞬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无情。此处的“画栏”不仅是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接下来的“飞尽繁红委苔径”则描绘出一幅花瓣纷飞的画面,生动而富有画面感。诗人用“飞尽繁红”表达了花瓣的飘落,继而“明朝犹作锦茵看”展现了即使花瓣落尽,依然能在地上形成如锦绣般的美丽景象。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似乎在告诉我们,虽美好的事物终会消逝,但其留下的印记依然值得欣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枝春老不禁寒:春天的花已经开始凋谢,带来寒冷的感觉。
    • 一夕狂风到画栏:一夜之间,狂风袭来,打破了宁静的美好。
    • 飞尽繁红委苔径:花瓣纷纷飘落,散落在青苔的小路上。
    • 明朝犹作锦茵看:明天这些花瓣依然会美丽地铺在地上,宛如锦绣一般。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天描绘为“老”,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 对仗:前后句构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惋惜,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感慨,传递出一种生命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 :象征美好与青春,代表着生命的短暂。
  • :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 狂风:象征着不可抗拒的变化,暗示着生命中的无常。
  • 锦茵:通过花瓣的美丽,表现出即使失去也有美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花枝春老不禁寒”中“春老”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开始
    C. 春天的温暖

  2. “飞尽繁红委苔径”中“繁红”是指什么? A. 绿色的草
    B. 飞落的花瓣
    C. 繁多的叶子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廖行之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感受与自然的关系。两者都反映了时间变迁的无奈,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 次迟韵二首 病愈二首 次韵王巩留别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无言亭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其二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韵三首之三 送王巩之徐州 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四 石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崔颢 银绞丝 包含冈的词语有哪些 陈平分肉 尊阀 包含罢的词语有哪些 七高八低 倒八字的字 真珠帘 跳在黄河洗不清 几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为虎作伥 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司马牛之叹 研穷 龙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