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1:05
老谪江南岸,万里修烝尝。
三子留二子,嵩少道路长。
累以二孀女,辛勤具餱粮。
谁令南飞鸿,送汝至我旁。
饥寒不能病,气纾色亦康。
拊背问家事,嗟我久已忘。
力耕当及春,伙为久南方。
还家语诸女,素刚非王章。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老了,被贬到江南的岸边,远离故乡,心中常常感到思念。三位朋友留下了两位,再加上长途跋涉,真是辛苦。为了养活家人,辛勤劳作,准备粮食。谁让南飞的大雁,传递着思念的情愫,带你来我身边。尽管饥寒交迫,但我并没有因此病倒,反而气色好转。轻拍背部询问家里的事情,唉,我早已忘却了。要趁着春天耕作,伙食也得在南方维持。回到家中和女儿们说话,常常提醒她们要坚韧,不要像王章一样。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苏轼的弟弟,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词、散文等,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关心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苏辙的《次迟韵二首》以柔和的笔触描绘了贬谪生活的艰辛,同时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家庭的思念。诗中用“老谪江南岸”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孤独而又遥远的意境中,江南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提到的“南飞鸿”意象,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对友情与思念的寄托。全诗在叙述生活琐事的同时,流露出一种坚韧与乐观的精神,尽管身处逆境,但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态度。
苏辙在诗中还提到要“力耕当及春”,显示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决心,努力耕作以自给自足。最后以“素刚非王章”作结,提醒女儿们要具备坚韧不拔的品格。这让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升华到了对家人和后代的教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家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不屈态度,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的乐观精神与坚韧不拔的品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是哪位诗人的弟弟?
诗中提到的“南飞鸿”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素刚非王章”传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