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3:33
山居二首 其一
作者: 黎彭祖 〔明代〕
结我南山庐,悠然与世疏。
淡云桑柘下,微雨稻花初。
木末鸟啼尽,薜萝人睡馀。
闲来空采药,不解习医书。
我在南山建造了小屋,悠然自得地与世隔绝。
淡淡的云彩飘浮在桑树和柘树下,初夏的微雨洒落在稻花上。
树梢上的鸟儿鸣叫声渐渐消失,薜萝下我依然沉浸在睡意中。
闲来无事,我随意去采药,但却不懂得如何研习医书。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南山作为隐居的象征,常见于古代诗词中,代表一种远离尘世的理想生活。
作者介绍:黎彭祖,明代诗人,以写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隐居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是在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其诗风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山居二首 其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居生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疏离。诗的开头便明确了诗人选择隐居生活的态度:在南山上建造小屋,悠然自得,显示出一种超脱和洒脱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好,淡淡的云彩、微雨中的稻花,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田园风光,使人心生向往。
“木末鸟啼尽,薜萝人睡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午后,鸟鸣声消失,诗人安然入睡,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安逸与自在。这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美好。而最后一句“闲来空采药,不解习医书”,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无奈,虽有闲暇去采药,但对医书的理解却无能为力,暗示了对世俗知识的疏远和对自然本能的依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想。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在何处建造小屋?
A. 北山
B. 南山
C. 东山
D. 西山
诗中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
A. 大雪
B. 日出
C. 微雨
D. 雷电
诗人对医学知识的态度是?
A. 热衷研究
B. 不解习医书
C. 精通医术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山居二首 其一》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