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26
突兀谁家楼,风雨岁薄之。
水染危欲压,小柱亦半欹。
匠斧睨其旁,搏手难独支。
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
这座高耸的楼阁,究竟是哪个人家的?风雨侵蚀,岁月使它显得苍老。雨水把它染得隐隐欲坍塌,连小柱子都显得倾斜。一旁的工匠用斧子看着,很难独自支撑住。南山有奇木,细小的和巨大的都不应被遗忘。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提到的“南山有奇材”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山木的珍视,常用以比喻人才的稀缺与重要。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于福建,是一位具有清新自然风格的诗人,作品多反映山水情怀和对生命的感悟。他的诗歌常常运用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楼阁的描写,表达对岁月流逝和人事沧桑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一座高楼的描写,展现了时间与自然对人造物的侵蚀。诗的开头“突兀谁家楼”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楼阁的高耸与孤独感交织,仿佛是世代变迁的见证者。随后的“风雨岁薄之”则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残酷,风雨无情,年华渐逝,楼阁的形象也在不断地削弱。一系列的意象,如“水染”、“小柱”、“匠斧”,都在描绘着楼阁的脆弱与不堪,传达出一种无奈和伤感。
最后两句“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则巧妙地引入了希望的意象,强调了南山的珍贵木材,象征着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屈的精神。整体来看,诗作充满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侵蚀对人造物的影响,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未来希望的思索。诗中隐含的对珍贵资源的珍视,更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突兀谁家楼”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楼阁的好奇
B. 对人家的赞美
C. 对风景的描写
答案:A
“水染危欲压”中的“水”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雨水
C. 湖泊
答案:B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探讨时间与自然的关系
C. 赞美美好生活
答案:B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洪咨夔的这首诗,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