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归田》

时间: 2025-04-29 12:47:54

诗句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7:54

归田

作者: 元稹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白话文翻译:

陶渊明三十七岁时,便挂上官职辞别京都。
而我今年也要离去,去往商山的淅岸村。
冬天修整我的小屋,春天种下橘子和槐树。
从今以后,世间的诸多事务,我都不再去提及。

注释:

  • 陶君: 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生活著称。
  • 三十七: 指陶渊明辞官时的年龄。
  • 挂绶: 指官员佩戴官职的绶带,象征官位。
  • 商山: 地名,位于今陕西省,风景秀丽,适合隐居。
  • 淅岸村: 形容商山的村庄,环境清幽。
  • 方丈室: 表示自己的小屋,方丈指小而简陋的居所。
  • 桔槔园: 指种植桔子和槐树的园子。
  • 千万人间事: 形容世间的繁杂琐事。

典故解析:

陶渊明以“归田园”著称,代表了追求清静、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此诗通过提及陶渊明,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曾任官职,但他渴望隐逸的生活。
创作背景: 诗作于元稹中年时,受到陶渊明影响,表达了对官场的失望和向往田园生活的愿望。

诗歌鉴赏:

《归田》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归隐田园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元稹以陶渊明为引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描绘了宁静而充实的田园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最后一句“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则是对世俗纷争的彻底放弃,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安宁的决心。在这首诗中,元稹不仅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人世间繁杂事务的无奈与不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提及陶渊明,暗示对隐居的追求。
    •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表明自己也要归隐,去往理想的地方。
    •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描绘隐居生活的具体活动,展现闲适自得。
    •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表达对世间繁杂事务的放下,体现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仗: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通过陶渊明的引入,隐喻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陶渊明: 象征隐逸与自然。
  • 商山: 代表宁静安逸的环境。
  • 方丈室: 寓意简单、真实的生活状态。
  • 桔槔园: 象征丰收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归田》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元稹
    C. 白居易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方丈室”是什么意思?
    A. 大房子
    B. 小屋
    C. 学校
    D. 公司

  3.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的意思是?
    A. 继续谈论世事
    B. 放弃世俗的纷争
    C. 参与世事
    D. 没有世事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元稹的《归田》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元稹更加强调对世俗的放下与超脱,而陶渊明则更加细腻地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相关查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逢入京使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宫词 / 宫中词 后宫词 凉州词二首·其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宫曲 闺怨 芙蓉楼送辛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鬼击 谢忱 头童齿豁 日久玩生 三撇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牛马不若 较真儿 巾字旁的字 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妙婧 突然袭击 包含会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枵腹终朝 高不可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