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时间: 2025-05-02 13:06:58

诗句

不奈诸公厌石渠,年年送客意何如。

直言饱诵刘蕡策,大意争传贾谊书。

今日朝廷唯主圣,异时风俗要人锄。

须君早晚归遗补,莫恋王门久曳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6:58

原文展示: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洪迈 〔宋代〕 不奈诸公厌石渠,年年送客意何如。 直言饱诵刘蕡策,大意争传贾谊书。 今日朝廷唯主圣,异时风俗要人锄。 须君早晚归遗补,莫恋王门久曳裾。

白话文翻译:

无法忍受那些官员对石渠的厌倦,每年送别客人的心情如何呢? 深知直言不讳的刘蕡的策略,大家都争相传阅贾谊的著作。 如今朝廷中只有君主圣明,将来风俗需要有人来矫正。 希望你早日归来担任补缺的职务,不要长时间留恋在王宫中拖着长裙。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奈:无法忍受。
  • 石渠:指朝廷中的文书或档案,这里代指朝廷。
  • 饱诵:深知,熟读。
  • 刘蕡策:刘蕡的策略,刘蕡是唐代著名的直言敢谏的官员。
  • 贾谊书:贾谊的著作,贾谊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
  • 主圣:君主圣明。
  • 锄:矫正,改善。
  • 遗补:补缺的职务。
  • 曳裾:拖着长裙,指在宫廷中任职。

典故解析:

  • 刘蕡策:刘蕡是唐代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这里用他的策略来比喻直言不讳。
  • 贾谊书:贾谊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里用他的书来比喻重要的政治文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涉及诗、词、文、史等多个领域,尤以史学著称。这首诗是他在送别友人王龟龄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对时局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洪迈在送别友人王龟龄时所作。王龟龄因某些原因被外放到地方任职,洪迈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首联以“不奈诸公厌石渠”开篇,直接抒发了对朝廷官员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同情。颔联和颈联通过引用刘蕡和贾谊的典故,强调了直言敢谏和政治改革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当前朝廷的不足和未来的希望。尾联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望,希望他不要留恋宫廷,早日回到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奈诸公厌石渠”: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官员的不满,他们厌倦了朝廷的事务。
  2. “年年送客意何如”:每年都要送别友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3. “直言饱诵刘蕡策”:深知刘蕡的直言不讳的策略,强调了直言的重要性。
  4. “大意争传贾谊书”:大家都争相传阅贾谊的著作,强调了政治改革的重要性。
  5. “今日朝廷唯主圣”:如今朝廷中只有君主圣明,暗示了其他官员的不足。
  6. “异时风俗要人锄”:将来风俗需要有人来矫正,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
  7. “须君早晚归遗补”:希望友人早日归来担任补缺的职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
  8. “莫恋王门久曳裾”:不要长时间留恋在王宫中拖着长裙,希望友人不要留恋宫廷。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刘蕡和贾谊的典故,比喻直言敢谏和政治改革的重要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直言饱诵刘蕡策,大意争传贾谊书”,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期望和对时局的忧虑。作者通过对友人的送别,抒发了对朝廷官员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同情,同时也强调了直言敢谏和政治改革的重要性,希望友人早日归来,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渠:代指朝廷,象征着朝廷的事务和官员。
  • 刘蕡策:象征着直言敢谏。
  • 贾谊书:象征着政治改革。
  • 主圣:象征着君主的圣明。
  • 锄:象征着矫正和改善。
  • 遗补:象征着补缺的职务。
  • 曳裾:象征着在宫廷中任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蕡策”和“贾谊书”分别象征什么? A. 直言敢谏和政治改革 B. 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 C. 军事策略和外交政策 D. 医学知识和农业技术 答案:A

  2.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什么期望? A. 希望友人早日归来担任补缺的职务 B. 希望友人留在宫廷中任职 C. 希望友人远离政治,过平静的生活 D. 希望友人成为文学家 答案:A

  3. 诗中“不奈诸公厌石渠”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官员的什么态度? A. 赞赏 B. 不满 C. 中立 D.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期望。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送别》和洪迈的《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去的回忆,而洪迈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期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迈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哭宣城善酿纪叟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赠新平少年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游南阳清泠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诉诸武力 送差 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阏遏 乙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疑鬼疑神 包含鸭的成语 屡战屡败 且如 马牛襟裾 鸢肩羔膝 军阶 押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