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玉箫》

时间: 2025-05-02 15:10:30

诗句

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0:30

忆玉箫

作者: 韦皋 〔唐代〕


原文展示:

黄雀衔来已数春,
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
为遣相思梦入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离别而生的思念之情。黄雀衔来已经数个春天,分别时留下的赠言仍在心间。长江的彼岸再也看不到寄来的鱼书,为了排遣思念之情,梦中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秦地。


注释:

  • 黄雀: 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思念。
  • 鱼书: 以鱼为信物,古人常用鱼作为书信的载体。
  • : 指的是古代的秦国,后引申为长安,即今陕西省的西安,常被用来代表思念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皋,唐代诗人,字子美,号梅溪,生卒年不详。其诗风格清新,常表现离愁别绪,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离别之时,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在当时,唐代社会风气开放,诗人们常以个人情感为题材,反映出社会的多元与复杂。


诗歌鉴赏:

《忆玉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佳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以“黄雀衔来已数春”引入,黄雀的意象既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这里的“数春”不仅表示时间的延续,也体现了思念的深重。接着“别时留解赠佳人”表明离别时的情景,赠言成为了他们情感的寄托,表现出对佳人的深情厚谊。

而“长江不见鱼书至”则转向了现实的无奈,长江作为自然的象征,寓意着距离的遥远和沟通的阻隔。鱼书的缺失,象征着信息的断绝,使得思念愈加沉重。最后一句“为遣相思梦入秦”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梦境成为了他逃避现实的寄托,尽管身处现实的无奈中,梦想却让他能在无形中与爱人相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情感的深邃,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雀衔来已数春: 黄雀带来了春天的消息,暗示离别已久。
    • 别时留解赠佳人: 分别时留给佳人的赠言,表明对她的思念。
    • 长江不见鱼书至: 长江水流不息,但却收不到鱼书,象征信息的缺失。
    • 为遣相思梦入秦: 为了排遣思念,梦中却不知不觉回到秦地,隐含对故土的眷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黄雀”与“鱼书”比喻思念与沟通。
    • 拟人: “黄雀衔来”赋予了鸟类人性化的行为。
    • 对仗: 如“别时留解赠佳人”与“长江不见鱼书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思念与无奈,表现了人在异地对亲人的深情牵挂,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爱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黄雀: 象征思念与春天,带来希望。
  • 鱼书: 代表通信的方式,象征情感的联系。
  • 长江: 自然的象征,代表距离与阻隔。
  • : 代表梦中的归属与思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雀”主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思念
    C. 希望
    D. 友情

  2. “鱼书”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A. 信件
    B. 书本
    C. 音乐
    D. 食物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离愁别绪
    C. 战争
    D. 友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对国家与爱情的思念。
  • 《静夜思》: 李白的经典之作,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长恨歌》: 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爱情的悲欢离合,和《忆玉箫》一样,展现了深情的思念。

    解读: 两首诗都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共鸣,描绘了人对爱情的向往与思念,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饯洪帅张伯子华学尚书移镇京口 过南荡三首 其三 入建平界二首 赠周敬伯 故恭人刘氏挽词 白菊二首 其二 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其二 寄袁起岩枢密,贺新除,仍谢送四缣井诗集, 丙申岁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魄 哑哑学语 包含蹇的成语 择对 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润的词语有哪些 里勾外连 飠字旁的字 支腾 同字框的字 锥花 绝处逢生 上挂下联 手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形色仓皇 耒字旁的字 胳肢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