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27
虽然仁道系心根,
熟处工夫在所存。
惟是日新常不息,
取之左右自逢原。
这首诗表达了仁德之道扎根于心中的重要性,而要使其成熟,必须在日常的修炼中不断努力。唯有通过不断更新自我,才能在生活的左右中找到真正的源泉。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儒家思想,关注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儒家思想复兴的时期,社会普遍重视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仁德的深刻理解。
《孟子·仁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仁”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仁不仅是道德的体现,更是在生活中实践的结果。诗的开头以“仁道系心根”点明了仁德的根基在于内心的修养,强调了道德与内心的关系。接着,诗人指出“熟处工夫在所存”,说明单靠理论是不够的,真正的仁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实践与磨炼。
“惟是日新常不息”一句则传达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强调了人们在追求仁德的道路上,必须时刻保持更新和进步的态度。最后一句“取之左右自逢原”则让人明白,人生的真理与源泉常常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心去发现和把握。
整首诗既有哲理深邃的一面,又有实践可行的一面,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仁德,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仁德的探讨,强调了内心修养与实践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追求道德的完善。
“仁道系心根”的意思是:
A. 仁德与内心紧密相连
B. 仁德是外在的表现
C. 仁德不重要
“日新常不息”强调的是:
A. 不断更新和进步
B. 停止学习
C. 只关注过去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享乐主义
B. 道德修养与实践
C. 物质财富
答案:1.A;2.A;3.B
与唐代王维的《相思》相比,王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而陈普的《仁熟》则更关注道德修养与内心的成长,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