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3:08
万物权衡在莘,孰称社稷与君民。君王亦有桐宫去,寄语南巢莫怨人。
万物的权衡都在于莘这个地方,谁能说得清社稷与君民之间的关系?君王也有离开桐宫的时候,寄托给南巢的只希望不怨恨别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字子华,号澄江,宋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多变,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进行抒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伊尹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咏史上·伊尹》是一首富有历史感的诗作,诗人通过伊尹这一历史人物,探讨了国家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君主的责任与境遇。首句“万物权衡在莘”,提到莘国,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重担,暗示着国家治理的艰难。接下来的“孰称社稷与君民”,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与人民的思考,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哲思:在权力的运作中,究竟是谁在为国家和人民负责,谁又在被牺牲?这不仅是对古代历史的回顾,也引发了对当代政治的思考。
“君王亦有桐宫去”,表达了一种对权力的反思,君主即便身居高位,也难以长久,终究要面对离去的命运。最后一句“寄语南巢莫怨人”,则透出一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在劝诫那些身处权力中心的人们,不要对他人心怀怨恨。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透过历史的视角,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政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伊尹反映了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表达了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君主的责任和对人民的关怀,同时也反映出对隐退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莘”象征着什么?
“君王亦有桐宫去”这一句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南巢”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咏史上·伊尹》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前者更多探讨权力和责任,后者则在历史中寻找个人的情感寄托,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