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4:50
辟山寄朱约山
作者:文天祥
一笠一蓑三钓矶,
归来不费买山赀。
洞天福地深数里,
石壁湍流清四时。
樵牧旧蹊今可马,
鬼神天巧不容诗。
先生曾有空同约,
那里江山未是奇。
一顶斗笠,一件蓑衣,站在三钓矶上,
归来的时候,不用花钱就能拥有山的财富。
洞天福地深藏了好几里,
石壁与湍流在四季中都显得清澈。
老樵夫和牧童走过的旧路,现在可以骑马走了,
鬼神的巧妙之处使得这里的景色无法用诗歌来描绘。
先生曾经有闲暇时和我相约,
那里的江山并不算奇特。
作者介绍: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文天祥在国家动荡、个人身世遭遇困境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反映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辟山寄朱约山》是一首反映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的作品。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恬静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幽与恬静。开头以“一笠一蓑三钓矶”引入,极具画面感,展现了渔夫的生活情景,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归来不费买山赀”,更是道出了在宁静的自然中,精神上的富足与满足。
接下来的“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依恋。此处的自然景象不仅是外在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与友人曾有的约定,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深邃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象生动而富有诗意。比如“鬼神天巧”中的拟人手法,让自然的美更加鲜活。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体现了文天祥高洁的品格和深刻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一笠一蓑”指代了什么生活方式?
A. 奢华生活
B. 简朴生活
C. 繁忙生活
D. 精英生活
“洞天福地”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世俗繁华
B. 理想的隐居环境
C. 诗人的故乡
D. 战争的遗迹
诗中提到与“先生”相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忍耐与妥协
B. 思念与怀念
C. 愤怒与不满
D. 责任与担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