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元晦咏雪》

时间: 2025-04-30 22:19:24

诗句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

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24

原文展示:

和元晦咏雪 张栻 〔宋代〕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竹轿上穿过山涧和峡谷,抬头看到石板路连接着云雾缭绕的天空。这里原本就有春天的气息,现在雪花飘落,像是散布在千林中的琼玉花朵。

注释:

  • 兀坐:端坐,坐得端正。
  • 竹舆:竹制的轿子。
  • 涧壑:山涧和峡谷。
  • 石径:石板铺成的小路。
  • 烟霞:云雾和霞光。
  • 是间:这里。
  • 春消息:春天的气息或迹象。
  • 琼玉花:比喻雪花,因其洁白如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与元晦(朱熹)的唱和之作。朱熹原作已佚,张栻此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景为媒介,巧妙地将冬日的寒冷与春天的生机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首句“兀坐竹舆穿涧壑”描绘了作者乘坐竹轿穿越山涧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次句“仰看石径接烟霞”则通过仰视的视角,将石径与烟霞相连,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后两句“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以琼玉花比喻雪花,既表现了雪的洁白美丽,又暗示了春天的即将到来,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兀坐”和“竹舆”两个动作,描绘了作者的静态和所处的环境,给人一种平和而专注的感觉。
  • 次句“仰看石径接烟霞”则通过视觉的延伸,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天空,形成了一种高远的意境。
  • 后两句“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通过“春消息”和“琼玉花”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琼玉花”比喻雪花,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拟人:“春消息”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和亲切。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竹舆、涧壑、石径、烟霞、春消息、琼玉花。
  • 详细解释:竹舆和涧壑描绘了作者的旅行环境,石径和烟霞则形成了一种高远的自然景象,春消息和琼玉花则是对自然变化的比喻,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琼玉花”比喻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雪花 C. 云雾 D. 霞光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冬天的厌恶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自然的恐惧 D. 对旅行的疲惫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同样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和元晦咏雪》与朱熹的《春日》: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春天的期待,但张栻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变化的描绘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朱熹诗集》:收录了朱熹的多首诗作,可以与张栻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呈尤侍郎二首 其二 杂兴 句 其四 自安福过真珠园梅坡 初闻湖南蛙声成三诗 其三 荠花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二 戏成白发二首 题画扇 行次德清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绿开头的成语 简在帝心 爻字旁的字 熸灰 彑字旁的字 星缸 三班六房 王统 歆淫 志志诚诚 大吼大叫 鹿字旁的字 贻厥孙谋 目牛无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