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8:26
蓦山溪 寒夜听雨
作者: 杨继端 〔清代〕
纸窗风裂。搅碎檐牙铁。更冻雨廉纤,和长夜欺人情劣。心头耳畔,打迸著销魂,小梅边,修竹里,点点真愁绝。关山梦远,断送人轻别。待卜与晴时,只除是五更微雪。鸳衾耐冷,准拟不成眠,篆香残,谯鼓涩,灯影看明灭。
夜深人静,纸窗外风声呼啸,雨点打在檐牙上,声音犹如铁器相撞。凛冽的寒雨更是让人心情沉重,漫漫长夜似乎在欺骗我的愁苦。心里和耳边的声音如同在撞击着我的灵魂,在梅花旁、竹林中,点点滴滴的愁苦无法言喻。关山遥远的梦境,让我与他人轻易地别离。等到天晴时,或许只剩下五更时分的细雪。卧在鸳鸯被中忍受寒冷,注定无法安眠,香烟残留,鼓声沉闷,灯影摇曳,明暗交替。
杨继端,清代 poet,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其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寒夜,诗人借助窗外的风雨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在寒冷的夜晚,伴随着细雨,诗人思念远方的人,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蓦山溪 寒夜听雨》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寒夜中听雨,窗外的风声和雨声交织成一曲孤独的旋律。诗的开头,纸窗外的狂风和雨水的声音,带出了一个不安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撕裂。这种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转向心头的感受,描绘出对梅花和竹子旁的思索,点点滴滴的愁苦就像是细雨般洒落在心间。关山遥远的梦境,似乎在暗示他与亲人或爱人之间的距离与离别,令人感到无比的惆怅。
最后,诗人在温暖的鸳鸯被中却难以入眠,篆香的残留和灯影的摇曳,营造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氛围。诗的结尾,透出一丝无奈和对未来的渺茫,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情的深刻领悟,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寒夜的雨声与内心的愁苦,展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纸窗”主要用来代表什么?
诗中“关山梦远”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