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26:43
巴峡向来惟屈姊,汉宫奚事出明姬。
当时本有平戎术,中国难容绝世姿。
忍死定仇娄敬策,惜生不遇武皇时。
后人却恨毛延寿,断送春风入远夷。
巴峡自古以来就以屈原的故事而闻名,汉宫与明妃又有何关系?
当年本有平定边疆的策略,但中国却难以容纳绝世的美人。
宁愿忍受死亡也要报仇,这是娄敬的计策,然而我却遗憾生不逢时,未能在武皇当政之时。
后人却怨恨毛延寿,他将春风送入了遥远的异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擅长词赋,诗风清新,常以历史为题材,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昭君溪》创作于对历史人物王嫱的怀念与感叹之中,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美人命运的同情。
《昭君溪》是一首以历史为题材的诗,诗中通过对屈原及汉元帝王嫱的叙述,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悟。诗人在开头提到屈原,点明了历史的文化背景,跟随而来的汉宫故事则引申至王嫱的失落与悲剧。作者用“平戎术”来表达当年国家对边疆的无奈与局限,指出了国家对于绝世之姿的无能为力。接着,诗人用“忍死定仇”来传达忠臣的精神,表现出对历史的惋惜与对美人不遇的同情。末尾提及毛延寿,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后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遗憾与悼念。全诗情感真挚,历史感强烈,展现了李曾伯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美人命运的同情,反映了对忠诚与美德的敬仰,同时也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与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李曾伯的《昭君溪》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感慨与命运的无奈,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两者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