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7:28
水龙吟(和韵)
作者:李曾伯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
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
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
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笑英雄等为形役。
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
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
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年轻时我把握着美好的夜晚,总要醉等到东方白露。
如今已老去,何必忧愁或快乐,心境如空如色。
桐树的影子斜斜地投下,桂花的香气飘落,仙人与凡人又有什么隔阂呢?
惆怅的是,银桥的梦已断,玉箫的声响已经遥远,仿佛人身在楚天的北方。
冷眼旁观这天地的旧迹,笑那些英雄都不过是为形体所役使。
庾楼与袁舫,长歌高啸,壮阔的游历已曾经历。
在万里瑶台上,乘风归去,却不知将是何时的夜晚。
面对冰轮辜负了我,少了千钟美酒,还与三弄的笛声相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词风清丽而著称,常在词中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年老之时,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美好回忆,体现了他对青春逝去的惆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水龙吟(和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开篇以“少年管领良宵”引入,展现了年轻时的豪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而“而今老去”则迅速转入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无情。诗中“桐影横斜,桂香摇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易逝。紧接着,作者描绘了梦境的破碎与现实的孤独,表达了内心的惆怅。
诗中不仅有对往昔的怀念,还有对生活现状的深刻反思。“冷眼乾坤陈迹”一句,揭示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与嘲讽,英雄最终也难逃命运的束缚,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结尾部分,作者以“万里瑶台,乘风归去”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又带着一丝迷惘,未能确知归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渺茫。
整首诗言辞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的交融,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曾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银桥”象征什么?
A. 梦想的实现
B. 梦想的破碎
C. 友情的长久
诗中的“冰轮”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水龙吟(和韵)》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前者更强调对青春流逝的惆怅,而后者则更关注对人生理想的探讨。两者在意境上互相映衬,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