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通州》

时间: 2025-04-29 23:57:10

诗句

平生欲得山中住,天与通州绕郡山。

睡到日西无一事,月储三万买教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7:10

原文展示:

通州
平生欲得山中住,
天与通州绕郡山。
睡到日西无一事,
月储三万买教闲。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都想在山中居住,
天缘让我在通州环绕的山中生活。
睡到西边的太阳落下,没有一件忧愁的事,
月亮下储存三万的财富,只为买得一份闲适。

注释:

  • 欲得:想要得到。
  • 山中住:在山里居住。
  • 天与:天赋予、天安排。
  • 通州:指的是通州地区,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
  • 绕郡山:环绕着郡城的山。
  • 睡到日西:睡觉到太阳西沉。
  • 无一事:没有任何事情。
  • 月储三万:月亮之下储存三万的财富。
  • 教闲:用来换取安逸的生活。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山中住”意指隐居,反映了文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隐士生活通常与儒道哲学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唐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其诗歌以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稹晚年,生活经历了政治的波折与个人的失落,愈加向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反映出他对山水田园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通州》这首诗体现了元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平生欲得山中住”直接表露了诗人渴望逃离喧嚣、寻求宁静的心理。接着“天与通州绕郡山”,在自然的环绕中,通州成为了诗人理想居所的代名词,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最后两句“睡到日西无一事,月储三万买教闲”,既描绘了一幅安逸的生活画面,又流露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淡然。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平生欲得山中住:表达了作者一生的愿望,即隐居山中,享受宁静。
    • 天与通州绕郡山:天赐的通州环绕着郡城的美丽山景,暗示自然的恩赐。
    • 睡到日西无一事: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无忧无虑,午睡至日落,体现了闲适。
    • 月储三万买教闲:暗喻财富的积累只是为了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反映了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一事”和“买教闲”,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财富与闲适生活相联系,表现了对生活价值的思考。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繁忙世俗中寻求宁静的心态,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山中:象征着自然与宁静,隐喻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 通州:代表着现实中的安宁之地,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象征着清幽与宁静,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淡然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稹的“欲得山中住”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追求财富
    • B. 向往隐居生活
    • C. 渴望名利
  2. 诗中提到的“月储三万”暗示了什么?

    • A. 诗人对金钱的贪婪
    • B. 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和追求闲适
  3. 这首诗的意象主要围绕哪两个元素?

    • A. 山与水
    • B. 自然与财富
    • C. 生活与哲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元稹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山居秋暝》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元稹则通过个人情感传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黄菊九首 黄菊九首 黄菊二十首 黄菊二十首 黄菊二十首 黄菊二十首 黄菊二十首 黄菊二十首 黄菊二十首 黄菊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荡的成语 望风响应 趋炎赶热 天时 含辛忍苦 简结尾的成语 标本兼治 升仙 足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东鲁书 清词丽句 约束 大度汪洋 提土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