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2:07
雨后
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
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夜晚的宁静与孤独。诗人半夜被雨声惊醒,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窗外的雨水滴落在竹子上,时而轻拂窗帘,打破了夜的静谧。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歌以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著称,常描绘生活的琐事与自然景象。
《雨后》创作于元稹的晚年,正值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熟期。此时的元稹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情感上更趋于沉稳与内敛。
《雨后》是一首极富情感的诗作,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宁静的夜晚与内心的孤独。开篇“倦寝数残更”,诗人自述在夜深人静时的疲惫与无奈,创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孤灯的微弱光亮不仅照亮了周围,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接下来的“竹梢馀雨重”,描绘了雨后竹叶上的水珠,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柔情。雨水的重压,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重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而“时复拂帘惊”更是将这种孤寂与惊醒结合,表现出诗人在静谧中对生活细腻的感受,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虽短,却在细腻的意象中勾勒出了一幅雨后夜景的画面,既有自然的美,也有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夜景的描写,传达出孤独与思考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中“倦寝数残更”意指什么?
A. 夜深人静
B. 晚上的雨声
C. 竹子的生长
D. 明亮的灯光
“孤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温暖
D. 希望
诗中提到的“竹梢”主要是指什么?
A. 竹子的根
B. 竹子的叶子
C. 竹子的顶端
D. 竹子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