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7:23
春病
病来闲卧久,因见静时心。
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
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
车马门前度,遥闻哀苦吟。
春天的病痛让我闲卧了许久,因而在静谧的时光中思索内心的感受。
残月透过清晨的窗户,显得格外孤独,落花在幽静的院子里显得更加深沉。
我望着山,慢慢地移动着坐榻,走药的步伐在墙阴下显得缓慢。
车马在门前经过,远处传来哀怨的吟唱声。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梦窗,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与白居易并称,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主义。元稹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春病》创作于春季,诗人因病卧于床,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病痛的折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诗人来说,却是病痛的象征,表现出春天与健康的悖论。
《春病》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整首诗通过病痛的体验,深刻反映了春天的生命力与个人的脆弱之间的矛盾。诗的开头“病来闲卧久”,直接引入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因病而闲卧的状态,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接着,诗人以“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残月的孤独与落花的凋零,隐喻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病痛的无奈。这里的“望山”与“行药”,不仅是生理上的需求,更是心理上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健康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车马门前度,遥闻哀苦吟”则通过外界的声音反映了内心的情感,车马的喧嚣与吟唱的哀苦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强了诗中孤独与无助的主题。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透出深邃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春天因病而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透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呼唤着对健康和生命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残月”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繁荣
答案:B
诗人的病痛让他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答案:B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生命的脆弱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