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李十一》

时间: 2025-07-31 02:09:51

诗句

淮水连年起战尘,油旌三换一何频。

共君前后俱从事,羞见功名与别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09:51

原文展示:

赠李十一
作者: 元稹

淮水连年起战尘,
油旌三换一何频。
共君前后俱从事,
羞见功名与别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李十一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的感慨。淮水连年战乱,战斗的烟尘弥漫,而我和你在战斗中更换了三面油旗,频繁而艰辛。我们一起投身于战斗,然而我却感到羞愧,因为我所获得的功名不及他人。


注释:

  • 淮水:指淮河,流域常年战乱。
  • 战尘:战斗产生的尘埃,形象地表示战争带来的动荡与痛苦。
  • 油旌:油布制成的旗帜,象征军队的标志。
  • 羞见:感到羞愧,见到他人荣华富贵而自愧不如。
  • 功名:指功绩和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他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战乱之际,诗人与朋友李十一一同经历了艰辛的战斗,诗中体现了对朋友的关心及对自身功名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的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功名的反思。开头“淮水连年起战尘”,直接点出战乱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着“油旌三换一何频”,则以具体的事例说明他们在战斗中的艰辛,三次更换旗帜不仅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也隐含着作者与李十一之间不离不弃的情谊。

最后两句“共君前后俱从事,羞见功名与别人”,更是抒发了作者心中的复杂情感。他与李十一一同经历艰辛,却因所获功名不及他人而感到羞愧。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元稹对人生、战争和功名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水连年起战尘:描写了战乱频繁的淮水地区,表现出战争带来的动荡。
  2. 油旌三换一何频:指在战斗中频繁更换旗帜,暗示战斗激烈且艰辛。
  3. 共君前后俱从事:强调与李十一共同经历的情谊,体现出战友之间的相互扶持。
  4. 羞见功名与别人:表达了对自身功名的自卑,反映出作者对功名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与“共君”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淮水、战尘、油旌等意象生动,传达了战争的残酷与不易。
  • 情感:诗中充满了对战争与友情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功名的反思,表达了在战争中经历的辛苦以及对功名的羞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水:象征着动荡与战争。
  • 战尘:代表着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牺牲。
  • 油旌:象征军队的标志,隐喻着战斗的艰辛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水”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黄河
    • B. 淮河
    • C. 长江
    • D. 珠江
  2. “羞见功名与别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羞愧
    • C. 忧伤
    • D. 幸福
  3. 诗中提到“油旌”是指什么?

    • A. 武器
    • B. 旗帜
    • C. 盔甲
    • D. 饮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的作品都描绘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但元稹的作品更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与反思,而白居易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霜月 仲秋书事 醉後作小草因成长句 夜饮示坐中 道院杂兴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 书适 梦中游禹祠 杂兴 三月二十一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夏虫朝菌 万虑千愁 贻人口实 养痈致患 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羞变怒 瑜珉 造真 巾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村的词语有哪些 黄土 高字旁的字 张旜 一般法 酉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