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3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39:42
原文展示:
王孙游不遇,况我五湖人。
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
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
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白话文翻译:
王孙虽然游历四方,却没有遇到知音,何况我这个生活在五湖四海的人呢?
在偏僻的客栈里很难找到地方投宿,只有渔家问我想渡过哪里。
山岭间洒下了中夜的明月,江水将两乡的春天隔开。
我静静地想象着青云之路,寄托着我这一生的理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字子乔,唐代诗人,活动于盛唐时期,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擅长描绘人生的孤独与理想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张乔与李参军即将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生活中孤独的感受,与当时社会的竞争与动荡相呼应。
诗歌鉴赏:
《别李参军》是一首深具情感的送别诗,张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开篇以“王孙游不遇”引入,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描绘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助,野店的偏僻、渔家的孤独问津,生动表现了离别的无奈和漂泊的孤独。
“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两句更是将离别的意境推向高潮,静谧的夜晚与隔离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彼此间的距离感和思念之情。最后一句“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则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尽管生活艰辛,但依旧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岭分中夜月”与“江隔两乡春”的对比,强化了景象的对立与情感的深度。同时,诗人善用意象,比如“青云路”,不仅描绘出理想的美好,也寄托了人生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孤独、无奈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反映人生的困境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王孙游不遇”中的“王孙”指的是哪类人?
诗中提到的“青云路”象征什么?
“江隔两乡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