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7:03
病中作此
作者:李流谦 〔宋代〕
苦热日念秋,秋至转多病。
枯藤不得力,小室同械禁。
形骸老翁然,但未雪绕鬓。
秋山叠翠嶂,秋月挂冰镜。
进跻闲屐齿,夜语阁尘柄。
妻孥生怅望,煮药劝屡进。
故人尚记存,折简时一问。
年来识真妄,水月空万境。
斗蚁非实响,杯蛇亦幻影。
谁于炯炯中,屑金作尘眚。
酒盏行欲谢,云窗岂复近。
唯有妙莲华,胜味方隽永。
谁来炷炉熏,佩子法王印。
在炎热的夏日里我思念秋天,秋天到了我却更加多病。
枯藤无力支撑,狭小的房间像被禁锢。
身体如同老翁一般,但头发尚未染白。
秋山重叠,苍翠的山峦,秋月如镜挂在空中。
我穿着轻便的鞋子走在闲适的地上,夜晚在阁楼里轻声交谈。
妻儿在一旁怅然若望,劝我多喝煮好的药。
老朋友仍然记挂着我,时常在信中问候。
这些年来我逐渐看透虚妄,水月所映万象皆空。
蚂蚁的叫声并不真实,酒杯中的蛇也是幻影。
谁在炯炯的光芒中,将金屑变成尘埃?
酒盏快要干了,云窗又何时能再靠近?
只有那妙丽的莲华,味道最为隽永。
谁来点燃香炉,佩戴法王之印?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感悟为主,风格清新而含蓄,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李流谦生病期间,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无奈与思考。通过对秋天的怀念,表达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
《病中作此》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病榻之上,思绪万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开篇以“苦热日念秋”引入,表现出对秋天的向往,暗示了对健康和生活的渴望。在病中,诗人感受到身体的衰弱,但对于周围的自然景色却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描绘的“秋山叠翠嶂”与“秋月挂冰镜”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回忆起妻儿的关怀与朋友的问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尽管身体虚弱,诗人却以深刻的哲思反省生活的真伪,体悟到万物皆空的道理,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以“唯有妙莲华”作为结尾,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自我解脱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家庭的关怀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渴望、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山叠翠嶂”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些人情感的怀念?
诗中“斗蚁非实响”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