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49
凄凄吹笛裂寒云,
羁客难禁醒坐闻。
声逐逝波流不断,
月明吹老戌回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寒冷的夜晚听见笛声的情景。笛声凄凉,仿佛在撕裂寒冷的云层,使得这位羁旅的人无法抑制内心的思念,坐在那里清醒地倾听。笛声随着奔流的水波不断传来,月光下,似乎将岁月的流逝与回忆交织在一起,唤起了对戌犬的思念,暗示着他可能是军中的一员,思念着远方的家乡。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叔明,号景山,生于福建,其诗风格清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该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可能正在旅途中,听见了远方的笛声,勾起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背景中的军旅生活与孤独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厚重。
《闻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描绘了旅人在寒冷夜晚听到笛声时的种种感受。诗中通过“凄凄”的笛声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绪,笛声不仅是一种乐器的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仿佛在唤醒旅人心中的思念。前两句通过描绘音响的效果,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同身受。而“声逐逝波流不断”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流逝感,流动的水波象征着人生的无常,笛声虽美,却也伴随着无尽的思念和忧伤。
后两句则将景与情结合,明亮的月光和“戌回军”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军旅生活的回忆。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场景的同时,也深刻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在此不仅是在写景,更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通过对笛声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融汇,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思考。
诗中“凄凄”形容的是哪种情感?
A. 欢快
B. 悲切
C. 宁静
答案: B
“声逐逝波流不断”中的“逝波”指的是什么?
A. 流动的水
B. 时间的流逝
C. 风的声音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军队的守卫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B
这两首诗同样表达了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无奈。与董嗣杲的《闻笛》相比,杜甫的诗更强调了对亲情的渴望,而白居易则把个人情感与音乐艺术结合得更为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