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15
越城客中
作者:董嗣杲(宋代)
暑滋衣袖苦逢迎,
濡滞连旬梦亦惊。
奔走泥涂谁送死,
浮沉光景自怜生。
鸦穿晚照栖公馆,
龙挟晴云入子城。
乱试法歌攒碧落,无端新月客窗明。
在炎热的夏天,衣袖被汗水浸湿,而又不得不迎合他人,
连绵的梦境也因湿润而感到惊扰。
在泥泞中奔走,谁又能陪我走到最后?
浮沉的人生,光景自怜,心中不禁感到悲伤。
乌鸦在晚霞中穿梭,栖息在公馆之上,
而龙在晴空中携带着云彩飞入子城。
我随意尝试着吟唱法歌,诗意汇聚在碧空之下,
无端的新月映照着我客栈的窗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龙挟晴云”可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的暗示,龙常常代表着权力与尊贵。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仲明,号石泉,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曾任官职,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旅居越城期间,透过对炎热夏日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越城客中》以浓郁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人生的感慨。开篇用“暑滋衣袖苦逢迎”描绘了炎热的夏天,衣袖因流汗而湿,既是对天气的描写,也是对内心苦闷的隐喻。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得不迎合他人的期望和需求,这种被迫的社交让他感到痛苦。
接着,诗人通过“濡滞连旬梦亦惊”的描写,表达了梦境的困扰。梦境本应是宁静美好的,但在湿润的环境中,连梦也被打扰,暗示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奔走泥涂谁送死”,此句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在泥泞中奔波,意味着生活的艰辛,而“谁送死”则表明了人际关系的淡薄与冷漠,令人深感惆怅。
而后两句“鸦穿晚照栖公馆,龙挟晴云入子城”则转向了自然的描绘,乌鸦在晚霞中飞翔,映衬着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渺小,而龙挟晴云则象征着希望与壮丽,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的“乱试法歌攒碧落,无端新月客窗明”,表现了诗人试图寻求解脱与慰藉的心境,尽管窗外的新月照亮了他的窗台,但内心的惆怅仍然无法消散。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董嗣杲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同时也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形成了诗歌独特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暑滋衣袖苦逢迎”中的“苦逢迎”是什么意思?
A. 快乐迎接
B. 苦于迎合
C. 自由自在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着什么?
A. 力量与希望
B. 失落与孤独
C. 冷漠与无情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新月,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
A. 明亮与欢快
B. 迷茫与忧伤
C. 安宁与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两者都涉及情感的抒发与人生的思考,但《越城客中》在环境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结合上更加细腻,展现了诗人在复杂人生中的深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