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觉二首》

时间: 2025-05-05 09:18:02

诗句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

亲爱零落尽,安用身独存。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

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

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斗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

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

回念发弘愿,愿此见在身。

但受过去报,不结将来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

不将恩爱子,更种悲忧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18:02

自觉二首

作者:白居易 〔唐代〕

原文展示: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
亲爱零落尽,安用身独存。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
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
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斗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
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
回念发弘愿,愿此见在身。
但受过去报,不结将来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
不将恩爱子,更种悲忧根。

白话文翻译:

四十岁并不算老,但忧愁和痛苦却令我早衰。
去年刚刚长出白发,今年却掉了一颗牙。
身体日渐消瘦,心中也感到萧索。
晚上睡觉和早上吃饭,其间的滋味也变得淡薄。
和我同龄的崔舍人,容颜正光彩照人。
这时我才明白,年纪与容貌,衰老和兴盛随忧愁与快乐而变。
害怕衰老,反而使衰老更为迫近,忧虑疾病,病痛也因此更加缠身。
不害怕也不忧虑,才是去除衰老与疾病的良药。
早上为所爱之人哭泣,晚上为所亲之人悲伤。
亲爱的全都离去,独自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一生中有多少欢笑,无尽的亲情恩爱。
这些情感变成心中的疼痛,聚集成鼻头的辛酸。
悲伤来袭时四肢沉重,泪水流尽双眼昏暗。
所以年过四十,心境却如七十岁的人。
我听闻佛教中有解脱的门径,
心如止水,视身体如浮云。
即使身上沾满污垢与破衣,也要超脱生死的轮回。
为何还要恋恋不舍于这苦涩,不去追寻解脱呢?
回忆起发愿,希望这一切能在身边实现。
我只愿承受过去的果报,不再结下未来的因缘。
发誓用智慧的甘露,永远洗去烦恼的尘埃。
不再牵挂恩爱与子女,更不再种下悲伤与忧虑的根。

注释:

  • 四十未为老:四十岁并不算老。
  • 忧伤早衰恶:忧虑与伤感导致衰老。
  • 二毛:指白发。
  • 形骸日损耗:身体日渐消耗。
  • 心事同萧索:内心也感到空虚。
  • 安用身独存:独自活着有何意义。
  •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一生的欢笑与亲情恩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内容丰富而著称,常关注民生与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自觉二首》创作于白居易四十岁左右,正值中年,诗人感受到衰老与生命的无常,借诗抒发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感受,描绘了中年人对衰老与生活的思考。开篇以“忧伤早衰恶”引入,诗人表达了对衰老的恐惧,体现出人生在于心态,心中忧虑则显得更加苍老。接着,通过对比同龄人的容貌,反映出对自身变化的不满与无奈。诗中多次提到“哭”和“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亲情的眷恋。

此外,白居易在诗中提到佛教的解脱,通过“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表明他对超脱的思考与追求,试图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最后,诗人以誓言结束,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希望,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十未为老:诗人认为四十岁并不算老,表现出对年龄的反思。
  2. 忧伤早衰恶:忧愁和痛苦使人早衰,体现出内心的苦闷。
  3.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用生活中的细节表现衰老。
  4. 形骸日损耗:身体逐渐消耗,感受衰老的无奈。
  5.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生活的单调乏味,心情的萧索。
  6. 同岁崔舍人:对比同龄人的容貌,反映自身的变化。
  7. 始知年与貌:领悟年纪与容貌的关系,随着内心的忧乐变化。
  8. 畏老老转迫:害怕衰老反而加速衰老。
  9. 忧病病弥缚:忧虑病痛使人更加痛苦。
  10. 不畏复不忧:强调心态的积极,才能抵御衰老与疾病。
  11.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表达人际情感的脆弱与离散。
  12. 亲爱零落尽:亲人离去,孤独感加重。
  13. 几许平生欢:回首生命中的欢笑与亲情。
  14. 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情感上的痛苦,形象而深刻。
  15.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悲伤的冲击与身体的反应。
  16.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心态的老化,反映内心的苦闷。
  17. 我闻浮屠教:提及佛教的解脱思想。
  18. 置心为止水:心如止水,追求内心的宁静。
  19. 斗擞垢秽衣:身外之物不重要,超脱生死的理念。
  20. 胡为恋此苦:对人生苦难的反思与不舍。
  21. 回念发弘愿:希望能通过愿望获得解脱。
  22. 但受过去报:承受已往的果报,避免新的因缘。
  23. 誓以智慧水:用智慧洗净烦恼。
  24. 不将恩爱子:不再执着于亲情,避免新的痛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自己与崔舍人的容貌,突显衰老。
  • 比喻:用“止水”和“浮云”比喻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 反复:多次提及“忧”“哭”,强调内心的痛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衰老、痛苦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解脱与超脱的渴望。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反映出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展现出一种追求心灵自由与智慧的态度。

意象分析:

  • 二毛:象征衰老与无奈。
  • 齿:代表身体的变化,生命的流逝。
  • 止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浮云:比喻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 恩爱:代表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自己四十岁时的感受是: A. 年轻有活力
    B. 感到忧伤与衰老
    C. 对未来充满希望
    D. 享受生活

  2. 诗中提到的“同岁崔舍人”代表了什么? A. 亲密的朋友
    B. 生命的竞争者
    C. 年龄的对比
    D. 忧愁的来源

  3. 白居易提到的“置心为止水”意指: A. 内心的冷漠
    B. 寻求内心的宁静
    C. 忘却一切烦恼
    D. 随波逐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元稹《离骚》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自觉二首》与元稹的《离骚》均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对衰老与痛苦的个人体验,而元稹则更加关注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两者皆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展现出唐代诗歌的深邃与丰富。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勋侄之官嵢峡五言五首 杂咏一百首·田光 满江红 其四 送宋惠父入江西幕 题安仁陈慧父词卷 端午五言三首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 其一 杂咏一百首 其二十 蒯通 石竺山二十咏 五言一首 十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幽死 舍己为人 包含脊的词语有哪些 追爵 包含倪的词语有哪些 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鬼功神力 而字旁的字 瓜代之期 零敲碎受 藏龙卧虎 以意为之 丶字旁的字 恣心纵欲 不住子 邑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