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10
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
白居易 〔唐代〕
凉风冷露萧索天,
黄蒿紫菊荒凉田。
绕冢秋花少颜色,
细虫小蝶飞翻翻。
中有腾腾独行者,
手拄渔竿不骑马。
晚从南涧钓鱼回,
歇此墟中白杨下。
褐衣半故白发新,
人逢知我是何人。
谁言渭浦栖迟客,
曾作甘泉侍从臣。
凉风和露水使天空显得萧索,
黄蒿与紫菊在荒凉的田野上随风摇曳。
环绕着坟冢的秋花颜色渐少,
细小的虫子和小蝶儿在空中飞舞。
其中有一个孤独的行者,
手拄着渔竿而不骑马。
傍晚时分,他从南涧钓鱼回家,
在这个集市的白杨树下稍作歇息。
他穿着褐色衣服,半是旧的,半是新的白发,
见到他的人都认不出他是谁。
谁说我在渭水边是个栖迟的客人,
我曾经在甘泉做过侍从的臣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白居易生平经历丰富,曾任地方官员,关心民生,倡导文学的“平易近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因政治因素退居渭村,心中感慨万千,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孤独感,表达了对往日辉煌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东墟晚歇》是一首描绘秋日暮景,抒发诗人孤独与怀旧之情的佳作。诗的开头就以“凉风冷露”渲染了秋天的萧索氛围,透过“黄蒿紫菊”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荒凉的情境,仿佛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冷与凋零。接下来的描写环绕着坟冢,秋花的颜色渐淡,细虫小蝶的轻舞,营造了一种寂静而略显凄凉的气氛。
“中有腾腾独行者”的描写,突显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彷徨。手拄渔竿而不骑马,似乎在表明他已经放下了过往的名利与浮华,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傍晚钓鱼归来,选择在墟中白杨下歇息,这种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恰恰与他内心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点睛之笔,虽说在渭浦身为“栖迟客”,但曾经的身份与荣耀又令他不能全然自弃,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秋日的静谧,又有内心的波澜,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过往荣华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黄蒿紫菊”主要表现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为何选择在白杨树下休息?
A. 为了避雨
B. 享受自然
C. 休息放松
D. 没有特别原因
“人逢知我是何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快乐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