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

时间: 2025-05-01 18:58:10

诗句

凉风冷露萧索天,黄蒿紫菊荒凉田。

绕冢秋花少颜色,

细虫小蝶飞翻翻。

中有腾腾独行者,手拄渔竿不骑马。

晚从南涧钓鱼回,歇此墟中白杨下。

褐衣半故白发新,

人逢知我是何人。

谁言渭浦栖迟客,曾作甘泉侍从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10

原文展示:

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
白居易 〔唐代〕
凉风冷露萧索天,
黄蒿紫菊荒凉田。
绕冢秋花少颜色,
细虫小蝶飞翻翻。
中有腾腾独行者,
手拄渔竿不骑马。
晚从南涧钓鱼回,
歇此墟中白杨下。
褐衣半故白发新,
人逢知我是何人。
谁言渭浦栖迟客,
曾作甘泉侍从臣。

白话文翻译:

凉风和露水使天空显得萧索,
黄蒿与紫菊在荒凉的田野上随风摇曳。
环绕着坟冢的秋花颜色渐少,
细小的虫子和小蝶儿在空中飞舞。
其中有一个孤独的行者,
手拄着渔竿而不骑马。
傍晚时分,他从南涧钓鱼回家,
在这个集市的白杨树下稍作歇息。
他穿着褐色衣服,半是旧的,半是新的白发,
见到他的人都认不出他是谁。
谁说我在渭水边是个栖迟的客人,
我曾经在甘泉做过侍从的臣子。

注释:

  • 凉风冷露:指秋天的风和露水,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黄蒿紫菊:黄蒿是一种植物,紫菊则是秋天常见的花,二者象征秋天的荒凉。
  • 绕冢:周围是坟冢的地方。
  • 腾腾独行者:形容这个人孤独而坚定的样子。
  • 人逢知我是何人:表达了自己被人认不出的失落感。
  • 渭浦栖迟客:指在渭水边的客人,表达了身处低谷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白居易生平经历丰富,曾任地方官员,关心民生,倡导文学的“平易近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因政治因素退居渭村,心中感慨万千,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孤独感,表达了对往日辉煌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东墟晚歇》是一首描绘秋日暮景,抒发诗人孤独与怀旧之情的佳作。诗的开头就以“凉风冷露”渲染了秋天的萧索氛围,透过“黄蒿紫菊”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荒凉的情境,仿佛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冷与凋零。接下来的描写环绕着坟冢,秋花的颜色渐淡,细虫小蝶的轻舞,营造了一种寂静而略显凄凉的气氛。

“中有腾腾独行者”的描写,突显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彷徨。手拄渔竿而不骑马,似乎在表明他已经放下了过往的名利与浮华,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傍晚钓鱼归来,选择在墟中白杨下歇息,这种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恰恰与他内心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点睛之笔,虽说在渭浦身为“栖迟客”,但曾经的身份与荣耀又令他不能全然自弃,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秋日的静谧,又有内心的波澜,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风冷露萧索天”:描绘了秋天的凉意和萧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黄蒿紫菊荒凉田”:通过植物的颜色和状态反映出田野的荒凉。
  • “绕冢秋花少颜色”:秋花围绕着坟冢,显得更加凋零,暗示着生命的衰退。
  • “细虫小蝶飞翻翻”:活泼的小生物在这荒凉中显得格外生动,形成对比。
  • “中有腾腾独行者”:引入自己的形象,强调孤独。
  • “手拄渔竿不骑马”:反映出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心态的转变。
  • “晚从南涧钓鱼回”: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宁静与安逸。
  • “歇此墟中白杨下”:选择在白杨树下休息,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的画面。
  • “褐衣半故白发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年纪和生活的简单。
  • “人逢知我是何人”:感慨自己被人认不出的孤独感。
  • “谁言渭浦栖迟客”:反驳世人对自己身份的看法,表达不甘。
  • “曾作甘泉侍从臣”:回忆过去的荣耀,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花草比作凋零的生命,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拟人:细虫小蝶的飞舞,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黄蒿紫菊”和“褐衣半故白发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过往荣华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风冷露:象征着秋天的清冷和孤独。
  • 黄蒿紫菊:代表了秋天的凋零和荒凉。
  • 白杨:象征着宁静与隐居的生活。
  • 渔竿:代表着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蒿紫菊”主要表现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人为何选择在白杨树下休息?
    A. 为了避雨
    B. 享受自然
    C. 休息放松
    D. 没有特别原因

  3. “人逢知我是何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快乐
    D. 忧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秋夜的孤独与思念,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加关注家庭情感,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自我反省与怀旧。
  • 李白《静夜思》:两者同样有对过往的感怀,但李白的诗更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白居易则通过景象与自身状态传达出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和阳行先?用郁孤台韵? 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 眉子石砚歌赠胡訚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二首 答郡中同僚贺雨 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和孙莘老次韵 西蜀杨耆二十年前见之甚贫今见之亦贫所异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确然不群 风字旁的字 秉戎 飞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小肚子 棋开头的成语 喉清韵雅 啮臂之好 莽莽 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临朝 王字旁的字 緑地 白袷蓝衫 包含菇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焕然如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