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戏答林园》

时间: 2025-04-27 14:37:29

诗句

岂独西坊来往频,偷闲处处作游人。

衡门虽是栖迟地,不可终朝锁老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29

原文展示:

岂独西坊来往频,
偷闲处处作游人。
衡门虽是栖迟地,
不可终朝锁老身。

白话文翻译:

难道只有西坊的来往频繁吗?
在闲暇之处,处处都有游人。
衡门虽然是个栖息的地方,
但不能整天把自己锁在里面。

注释:

  • :难道,表示反问。
  • :只有,单独。
  • 西坊:指城市中的一个区域,通常是商贸繁华的地方。
  • 偷闲:指抓住空闲时间。
  • 衡门:指门的名字,可能是指家门或栖息的地方,象征隐居生活。
  • 栖迟:栖息、停留。
  • 不可终朝:不可整天、终日。
  • 锁老身:锁住自己,指闭门不出,老是待在家中。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历史典故,但“衡门”可以引申为隐居生活的象征,代表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逃避世俗纷扰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关注民生的主题而著称。他的诗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古体诗,也有新乐府,曾任官职,但他更倾向于隐居和自由的生活。

创作背景:

《戏答林园》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繁忙城市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戏答林园》是一首反映白居易思想情感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轻松的语调,表达了对游玩闲暇生活的赞美。开头两句“岂独西坊来往频,偷闲处处作游人”,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不仅仅是西坊繁华,任何地方都有游人出入,暗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乐趣。接下来的“衡门虽是栖迟地”,诗人以“衡门”象征自己的隐居生活,尽管这里是个安静的栖息之地,但“不可终朝锁老身”,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他不愿意整天待在家中,而是希望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首诗表现了白居易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即使在隐居的境地,也要积极地探索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岂独西坊来往频:诗人开头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不仅仅是西坊这个地方热闹,暗示生活的丰富性。
  2. 偷闲处处作游人:在各处都可以找到闲暇,游人随处可见,表现了生活的多样性。
  3. 衡门虽是栖迟地:这里的“衡门”暗示了隐居生活,虽然这里是个安静的栖息之地。
  4. 不可终朝锁老身:诗人感慨不能整天待在家中,隐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反问:开头的反问句强化了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句式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衡门”象征隐居生活,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隐居生活的反思,表达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心态,体现了他对活在当下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坊:象征繁华和热闹的生活。
  • 游人:象征自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 衡门:象征隐居和安宁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岂独西坊来往频”中的“岂”是什么意思?

    • A. 当然
    • B. 难道
    • C. 可能
  2. “不可终朝锁老身”中“锁”的意思是?

    • A. 锁门
    • B. 困住
    • C. 锁住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官场的反思
    •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C. 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白居易更倾向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而王维则多表现自然的静谧之美。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寿陈制垣 其一 水调歌头·敢问辽天月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满江红(丁丑登均州武当山)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 李花 满江红 其六 八窗叔和,再用韵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蜀江和周昞仲百丈韵 代为其亲寿 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帅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曲饰 青字旁的字 释学 蓬藿 閠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吹埙吹箎 包含凑的成语 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见天日 上钩 乛字旁的字 进进出出 倒八字的字 节节胜利 流风遗躅 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责结尾的成语 翻空出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