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时间: 2025-05-07 09:06:21

诗句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

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6:21

原文展示:

谁能淮上静风波,
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
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
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著绯军司马,
男儿官职未蹉跎。

白话文翻译:

谁能在淮水之上安静地度过风波?听闻河东将会有这样的科举考试。不仅仅是文词能够用来奏记,定会以谈笑来化解战争的冲突。被泥土埋没的剑戟终究难以长久存在,水中借助蛟龙的力量则能更为广泛。四十岁便身穿红绯衣的军司马,男儿的官位并未因此而耽搁。

注释:

  • 淮上:指淮河上游的地方,象征着安宁。
  • 静风波:形容安静地度过风浪,意指平安无事。
  • 河东:指河东地区,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
  • 此科:指当时的科举考试。
  • 谈笑解兵戈:用谈笑来化解战争。
  • 泥埋剑戟:象征战争工具被埋没,暗示战争的结束。
  • 水借蛟龙:比喻依仗强大的力量。
  • 著绯:穿着红色的官服。
  • 蹉跎:意为耽误,失去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民生疾苦与社会现实。他的诗歌风格多样,从早期的豪放到后期的沉郁,逐渐形成了“白话诗”的雏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李六景贺任河东令而作。李六景是白居易的朋友,此时他刚被任命为河东的军司马。诗中表达了对李六景前途的祝贺和对他能在军政上有所作为的期望。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这首诗展现了他对朋友的深切祝福与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局势的敏感和思考。开头两句,通过“谁能淮上静风波”引入,引发读者对安宁的思考,淮上风波象征着动荡不安的局势,而河东则是即将迎来变革的地方。此时的李六景正在面临新的机遇,诗人借此表达对河东未来的期待。

第三、四句则描绘了一个更为理想的局面:文词不仅仅是奏记的工具,更能以轻松的方式化解冲突。这样的表达不仅体现了白居易对时局的洞察,也反映出他对友人能力的认可和信任。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使用比喻,指出传统的战争工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难以立足,而依靠蛟龙的水之力量则表明了变化的趋势和希望。这里面的意象富有深意,象征着借助外力或新思路来解决问题。

最后两句,诗人以李六景的年龄和官职作结,强调了他仍有大好的前程,未曾蹉跎,让整首诗在祝贺的同时,带有鼓励和激励的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能淮上静风波:问谁能在动荡的淮水上安静度过,暗示对现状的关注。
  2. 闻道河东应此科:听闻河东地区即将进行科举考试,暗示新的机会来临。
  3. 不独文词供奏记:不仅仅依赖文书来记录事情。
  4. 定将谈笑解兵戈:希望通过谈笑来化解冲突,展现一种和谐的解决方式。
  5. 泥埋剑戟终难久:战争的工具终将被历史遗忘。
  6. 水借蛟龙可在多:比喻依靠强大的力量才能立足。
  7. 四十著绯军司马:李六景四十岁时就已身居高位。
  8. 男儿官职未蹉跎:强调男人的前程和机会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泥埋剑戟”与“水借蛟龙”来比喻战争的消亡与新机会的到来。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谈笑解兵戈”与“文词供奏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与期望,寄托了对未来政治局势的思考与展望。诗人希望李六景能够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展示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水:象征动荡与变迁,反映社会的波动。
  • 剑戟:象征战争与冲突,暗示历史的沉重。
  • 蛟龙:代表强大的力量与希望,暗示借助外力获得成功。
  • 绯衣:象征高官与权力,暗指前途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六景被任命为哪个地区的军司马? A. 淮上
    B. 河东
    C. 唐朝
    D. 志向

  2. 诗中提到“泥埋剑戟”象征什么? A. 战争的结束
    B. 大胜利
    C. 衰败的象征
    D. 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水借蛟龙”象征什么? A. 依靠强大的力量
    B. 传统的战争工具
    C. 书信的传递
    D. 友谊的深厚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两位诗人同为唐代代表,各自风格不同,白居易侧重于平易近人、关注民生,而杜甫则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幽翠 黄正言为邑宰累罢郡送行 林和叔山园九咏·秀野 读汉史 酒徒 不寐 喜雨 归括苍和杨嗣之吏部烟雨楼韵四首 夜半 和虞守钓台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马观花 比字旁的字 袖里藏刀 黑字旁的字 发券 方足圆颅 幾字旁的字 絶灭 贻害无穷 手字旁的字 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云女 才过屈宋 桑鴘 乚字旁的字 燕结尾的成语 殽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