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3:19
潇潇东湖上,夜雨洗清秋。
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
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冷翠光浮。
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
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
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
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遇景且遨游。
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秋夜的景象,雨水洗净了秋天的尘埃。早晨时分,天空放晴,远望千里,心情悠然。山色如深蓝的染料,湖面波光粼粼,宛如新铸的青铜,冷冷的翠光浮动。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我,正准备收拾钓鱼的工具。坐着的客人中,有凌云之才的王谢,更显风流。举杯吟咏,豪杰们谈笑风生,气吞山河。花和月连成一体,到处都是美丽的园池,遇到美景就尽情游玩。我想问问陶渊明,为什么要给归隐生活赋予如此美好的诗篇?
作者介绍:林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次游东湖的经历中,诗人受到了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对东湖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雅趣。诗的开头以“潇潇东湖上,夜雨洗清秋”引入,描写了秋雨洗净尘埃后的清新气息,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洗礼与心灵的宁静。接着,诗人用“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展现了湖水与山色的和谐美,青铜的波影更是增添了一种古朴的气氛。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自然而然地转入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钓鱼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蓑笠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而“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则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雅集,展现了文人之间的风雅情趣。
最后,诗人以“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收尾,既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深思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水调歌头》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陶元亮”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