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6:03
陪高彦敬游南山
邓文原 〔元代〕
不到南山又二年,
离离秋草映寒泉。
东林萧散开莲社,
西晋风流棹酒船。
古寺云烟终日合,
长松风雨半空悬。
谢公未了登临兴,
故向禅房借榻眠。
两年未曾到南山,
满地的秋草映照着寒泉。
东林的萧条中,莲社已然开放,
西晋的风流,依然在酒船上荡漾。
古老的寺庙烟云缭绕,终日合拢,
高耸的松树在风雨中半空悬挂。
谢公的登临兴致尚未了结,
所以我向禅房借来榻上安眠。
邓文原,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士人情怀,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该诗作于作者与友人高彦敬游南山的过程中,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眷恋与对往事的追忆。诗中融入了对古代名士的敬仰,反映了文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本诗通过描绘南山的秋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头“不到南山又二年”便透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两年未到南山,显得愈发珍惜这次与友人游玩的机会。接下来的描绘通过“离离秋草映寒泉”,展现出南山秋天的景象,既有草木的繁茂,也有寒泉的清澈,形成了生动的自然画面。
“东林萧散开莲社,西晋风流棹酒船”两句,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体现了诗人对东林寺的怀念以及对西晋风流人物的敬仰,展示了文人雅士的悠闲与风流。接下来的“古寺云烟终日合,长松风雨半空悬”,则通过古寺的云烟和高松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谢公未了登临兴,故向禅房借榻眠”则将诗人自身的情感与历史名士的情怀结合起来,表达了他对谢公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中,诗人不仅描绘了秋天的南山美景,还寄托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历史的回忆,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寒泉”主要指什么?
A. 热水
B. 清冷的泉水
C. 海水
D. 河水
“谢公未了登临兴”中的“谢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谢安
B. 谢道韵
C. 谢灵运
D. 谢眺
诗中“东林萧散开莲社”中的“莲社”是指什么?
A. 诗社
B. 书社
C. 画社
D. 音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