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44
香㬉金篝,影回罗扇。
蘼芜绿遍闲庭院。
高楼昨夜自东风,
梨花雪尽何人管。
小梦难圆,浓香易断。
新来祗觉当杯懒。
卷帘无奈是斜阳,
画梁误了归来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闲适景象,诗人透过香气四溢的金篝灯光,看到浮动的影子映在罗扇上,庭院中的蘼芜绿意盎然。诗人回忆昨夜的高楼上,东风轻拂,梨花的雪瓣已然消散,似乎无人再去关注。小小的梦难以实现,浓郁的香气也容易散去。如今只觉得喝酒懒散无力,卷起帘子却只能看到斜阳,画梁上的燕子似乎误了归期,没能如愿归来。
郭则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受到推崇。生平事迹不多,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强烈的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可能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倾向于描绘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间,表达对人生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展现了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开篇“香㬉金篝,影回罗扇”便拉开了诗的序幕,营造出一个温暖而梦幻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庭院蘼芜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景象,透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然而,随着“高楼昨夜自东风,梨花雪尽何人管”一句的出现,诗人的情绪逐渐转向,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春天的美景虽然迷人,但“浓香易断”的现实却让人感到一丝失落。诗人在表达这些情感时,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与自身感受的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卷帘无奈是斜阳,画梁误了归来燕”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斜阳和燕子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归属的缺失,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诗中的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香㬉金篝”中的“金篝”指什么?
A. 金色的扇子
B. 金色的灯光
C. 金色的花朵
答案:B
诗中“梨花雪尽何人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B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活的富饶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无奈
C. 春天的生机盎然
答案:B